IEC在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未来可持续交通、积极辅助生活、电工系统通信技术和架构、低压直流配电等系统领域展开标准化研究。
1.人工智能
重点研究推理、机器学习和问题求解等人工智能基础能力技术标准以及智能语音系统、计算机视觉系统、自然语言处理系统和知识图谱系统等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标准。根据电工、汽车、机器人、家居、建筑等领域的自主系统应用发展需求,研究提出自主和人工智能应用标准化路线,提出优先应用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标准。开展应用伦理研究,并声明伦理和社会关切对应用的影响,形成自主及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指南。
2.智慧城市
重点开展智慧城市用例,传感器件布设及电力供应接口,城市服务及安全、效率评估,电子管理自动化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标准项目;促进与ISO、ITU在术语、参考架构、标准映射等方面的合作;积极布局城市管理、评价、数据互享等标准化工作。
3.智能制造
构建包括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供应链的智能制造体系架构和参考模型;进行智能制造标准全局图的研究,梳理智能制造标准和术语,构建更加完善的智能制造国际标准体系。加强智能制造相关应用案例的梳理与研究,开展智能制造重要标准的实施效果评价,为后续标准制修订提供参考。
4.智慧能源
重点开展智慧能源标准化路线图研究,推进术语、用例和技术架构等方面的总体通用标准研制,加强能源交易、清洁能源服务等相关技术研究和标准孵化,开展智慧能源系统评测和工程评价的标准研制,指导相关产业探索性发展,开展虚拟电厂等关键领域核心标准研究。
5.未来可持续交通
收集各国未来交通的预期技术方案及用例,根据技术成熟度做出优先排序,重点针对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物联网、交通基础设施等开展标准需求分析;在明确未来可持续交通标准化边界的基础上,研究提出标准化发展路线。
6.积极辅助生活
重点开展居家环境下产品(包括养老助残机器人)和系统性能、安全等方面标准制定;开展系架构模型和服务(包括人员资质和培训)相关标准制定;开展系统安全、可靠性、可用性等方面的研究和标准化。继续深入开展典型用例的研究及相关标准研制;继续开展各国和地区法律法规及标准比对分析研究,为标准化工作提供基本支持。
(本报记者 徐 风 整理)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