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智·新场景丨陪老人度过漫长时光,养老机器人市场如何突破?

2019-09-17 20:00发布

人口红利拐点将至,机器替人迫在眉睫。传统工业机器人在生产场景中的应用不必赘述,现阶段是时候探索更多商业机器人的落地场景了。抛开工业生产,机器人将在哪些领域焕发生命力?如今的机器人产业发展需要何种助力?产业链上下游又该如何协同发展?先行者们已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亿欧新制造推出【机智·新场景】专题,探索机器人商业落地新场景。如果您有更多新发现,欢迎添加专题负责人余欣婷(WeChat:xinyusunrise)进行交流。

最近,一则调查引发了笔者深思。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俄老年人为不打扰子女,愿接受机器人陪护。援引该国联邦机器人技术中心国际联络事务经理叶连娜·谢列德基娜的解释,“受访者称,他们与机器人交流不会体会到负罪感,因为他们不想拖累儿孙,不想打扰他们的生活。因此,他们愿意让机器人成为自己的助手。”

事实上,这项调查缘起日本。2018年末,日本科技公司GROOVE X发布了可解读人类情绪的治愈系机器人LOVOT。随后,为了解社会群体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态度,东京大学学者展开了问卷调查,俄罗斯彼尔姆工科学院科研团队加入了调查,在调查两国70岁以上的老人对与机器人交流的态度后,出现了开篇的结果。

作为最早迈入发达国家行列的主体,日本人口老龄化极为严重。据相关报道,65岁以上的人占到了全国人口的28%,加之日本科技发展繁荣,科技养老就成为了日本养老首选。而同样人口老龄化严重的俄罗斯,也更加重视机器人养老新场景。

在此背景下,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且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中国,养老问题同样迫在眉睫。未来的养老机器人,应如何实现突破?

养老机器人缘何崛起?

事出必有因,养老机器人的崛起,与日益增长的养老市场需求及逐渐成熟的机器科技密不可分。

中国的养老市场,可谓一片蓝海。中国拥有接近14亿的人口,经历四十年经济高速发展后,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医疗水平的上升延长了国人寿命;消费水平上升、生育理念改变,我国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在此背景下,人口老龄化越发严重。

据国家统计局22日发布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1949年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仅为35岁,2018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了77岁。2018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1.9%,0至14岁人口占比降至16.9%,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快速老龄化的中国,如何养老是无可回避的大问题。

另据2018年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到2027年,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将从2002年的7%上升到14%,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由此可见,养老机器人蕴含巨大机会。正如吴晓波所说,养老将替代地产毋庸置疑的成为中国的第一大产业。

养老的主体,除第一受众老人以外,子女应是最主要的执行人。然而,因为生育观念的改变,生存压力较大的年轻人,很多都在异地工作,因而不能时刻陪伴在老人身边,这一巨大的缺口也给养老机器人带来发展机遇

最重要的是,人工智能等科技发展,使得机器人从“笨拙无脑”向“拟人智能”发展。技术条件的成熟,为机器人进军养老市场提供了基础。用数字化技术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是机器人入局新兴领域的关键。

数字化、智能化趋势下,国外兴起了Gerontechnology ——“老人科技”,也叫“福祉科技”。据了解,该领域核心就在于“护理机器人(Carebots)”,即以协助老年人处理日常起居为目标而设计并打造的机器人,这也是养老机器人的主要功能之一。

养老机器人场景趋于多样化

随着机器人市场发展更加成熟,机器人被赋予更多智能,它的应用范围更加广阔,商业落地场景不断丰富。其中,养老机器人主要应用在家庭、医院、养老院等场景。

一直以来,对于家庭、医院、养老院来说,老人护理都是一项重活、脏活,大多数人不是不愿做,就是没时间做。而养老机器人的出现,恰逢其时。

目前,崇尚家庭文化的中国,大多数老人仍然居家养老。在To C市场,聚焦老年人生活起居、娱乐休闲、学习共享等场景,养老机器人可监测老人信息、提醒老人吃药、关门窗、关煤气等,以及与老人聊天解闷等。

例如,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尤新革带领团队研发的养老陪护机器人可以实时监测使用者血压、心率、睡眠等信息,并进行久坐提醒。

同年,新松与三家企业共研的智能家居服务机器人,可以自动监测烟雾、煤气等异常情况,及时发现火灾苗头,让没能时刻陪在父母身边的子女真正安心。

此外,早在2016年,我国就已经出现可与老人聊天的机器人,老人独自在家很寂寞,智能陪伴机器人可以和老人聊天解闷,保持其身心健康。

在医院和养老院等To B市场,养老机器人同样能“大展拳脚”

事实上,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体质下降,医院是养老机器人落地的另一重要场景。近年来,人工成本上升较快,一二线城市的医院护工约200~300元/天,且护工质量参差不齐。养老机器人作为贴心管家,对老人进行基本看护,提供护理、辅助健康恢复服务,刺激护理者和病人之间的互动等。

比如,日本的互动式治疗机器人Paro ,可以刺激护理者和病人之间的互动,对老年痴呆症和阿尔茨海默氏症有镇静作用。有研究证实,在与 Paro 互动的群体中,孤独感的得分大幅降低。

无独有偶,国内也有护理机器人。为解决养老刚需,礼宾医疗科技推出了针对老人的硬件产品——小宝和精灵,来陪伴老人度过漫长的护理期。

综合看来,无论是家庭、医院还是养老院,养老机器人丰富老年人生活,增加老人群体与社会的联系,提供身体上的帮助与心灵的慰藉,让老年人生活得更美满、尊荣、快乐。

未来发展仍面临阻力

在看到养老机器人庞大市场机会的同时,我们也应正视其面临的挑战。目前为止,养老机器人的发展,仍有三大问题亟待解决。

从市场占比来看,家用服务机器人中技术含量最高、与养老最密切相关的助残机器人市场占比不足0.1%。这既说明未来有较大发展空间,也侧面放映了养老机器人的市场接受度与群众认知度还不高。除此之外,价格过高也让许多家庭望而却步。

另一方面,养老机器人作为直接面向弱势群体的产品,受众对其实用易用性的要求非常高。因为老年人体能相对较弱、学习能力不如年轻人,其接触高科技的门槛较高。充分考虑老年人需求,才能赢得受众喜爱。在这种情况下,养老机器人要实现成熟应用,恐怕仍需时日。

另外,养老机器人引发的社会伦理问题同样值得关注。在外媒报道中,在医院使用了陪护机器人的老人,会出现信任机器人超过医护人员的状况。老人们宁愿把病情告诉机器人,却不愿告知医护人。若长期与机器人共同生活,由此产生的情感问题如何解决?

总而言之,机器人的陪伴始终有限,子女的陪伴才是老人最需要的珍宝,才是真正的情感交流。养老机器人的确能够给老人的生活带来便利,但这应该是促进子女与老人交流的工具。

未来,机器人的落地场景会更加多样化,机器人如何实现生活的便利化,如何平衡机器人发展与人际情感交流,亿欧将于10月18日举办机器人商用论坛,共同探讨相关问题。更多详情,欢迎点击活动链接查看:

https://www.iyiou.com/a/jqrsyyy_shenzhen_2019/

相关阅读推荐:

机智·新场景丨频获高校青睐,配送机器人能否迎来大爆发?

机智•新场景丨未来教育的无限可能,需要“机器”创造

文章来源: https://www.toutiao.com/group/6737570129980162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