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内存来了 | 紫光国芯高歌猛进,内存垄断价格将变天?

2019-09-11 04:04发布

内存的正式名字叫做“存储器”,是半导体行业三大支柱之一。半导体存储器是一个高度垄断的市场,其三大主流产品DRAM,NAND Flash,NOR Flash更是如此,尤其是前两者,全球市场基本被前三大公司占据,且近年来垄断程度逐步加剧。对于你身边的手机、平板、PC、笔记本等所有电子产品来说,存储器就类似于钢铁之于现代工业,是名副其实的电子行业“原材料”。

中国自主研发内存即将问世

在进军NAND闪存之后,紫光集团前几日又跟重庆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将在当地建设内存研发中心及晶圆厂,投资规模尚未公布,2021年将量产国产自主的内存芯片。紫光集团今年6月份组建了DRAM内存事业部,正式进军内存芯片产业,重庆的工厂预计今年底动工,2021年量产,工期约为两年左右。

对于内存产业,紫光集团觊觎这个市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前报道称在投资NAND闪存生产为主的长江存储之前,紫光最初打算就是先做DRAM内存的,不过内存的门槛更高,所需的人才、投资要求也更麻烦一些,所以紫光是先做了闪存,现在才正式进军内存。

从现实情况来看,紫光公司的内存工厂不仅还有2年时间才能量产,而且即便量产了,初期的产能也会非常有限,需要不断解决良率、产能等问题,在全球内存市场每月大约200万片晶圆的产能中,紫光公司未来几年的份额都会非常小,很难在几年内改变内存市场格局。

但是紫光进军内存市场依然让这些公司产生了警觉,尤其是这一年及未来的一两年内,全球内存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一旦中国公司进入战场,势必会展开价格战,现有的公司非常担心中国公司带来的冲击。

DRAM布局早在计划之中

对于内存产业,紫光集团觊觎这个市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前报道称在投资NAND闪存生产为主的长江存储之前,紫光最初打算就是先做DRAM内存的,不过内存的门槛更高,所需的人才、投资要求也更麻烦一些,所以紫光是先做了闪存,现在才正式进军内存。从紫光之前公布的信息来看,得益于在长江存储等公司上的积累,紫光集团已经组建了一只庞大的科研队伍,存储芯片方面的研发人员超过2000人,这是紫光建设内存工厂、研发生产内存的基础。

存储,尤其是DRAM领域,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短板,也是国家大力推进的重点领域。

我国企业进军存储器,都会面临两大问题:一是人,二是钱。”人即是指团队和技术。不同于NAND有新的结构和技术进展,DRAM的专利基本上垄断在韩国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巨头的手里,新进入者不仅会碰到专利这个“拦路虎”,也会面临人才和技术从哪里来的问题。

早在2017年,紫光集团在解决了3D NAND闪存芯片的制造之后,紫光以及长江存储将进军DRAM领域,现在看并非空穴来风。

一方面,以核心优势技术切入,并逐步进入其他存储领域,做大做强,是存储企业的普遍发展思路。

三星、美光等都拥有NAND+DRAM技术,2018年NAND和DRAM的市场占据半导体总份额的34%,相较2017年同比增长分别为77%和52%。NAND+DRAM不仅拥有存储领域最大的市场,也是存储企业技术实力的衡量和体现。

紫光进军存储领域的决心以及投入力度是其在DRAM领域拓展的保证。更重要的是,在我国部分DRAM企业发展遭遇外部压力和挑战时,紫光宣布进军该领域,为中国存储产业的发展注入更多信心,也为下游的众多企业和客户带来新的机会。

2017年以来,随着NAND颗粒价格的大起大落,固态硬盘产品也出现了数倍的价格上涨和现在的断崖式降价。

这背后与国际大厂的默契操盘有着甩不干净的关系。固态硬盘所使用的3D NAND颗粒作为广泛引用于电脑、移动设备和各类存储设备的重要基础产品,对各大产业的可谓是极其重要,这也是为什么近两年中国会大力投资储存产业的原因。

紫光集团在存储上的野心是有目共睹的。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早就将存储视为“技术+制造”的重量级芯片领域,表示要烧钱布局存储。

目前,紫光集团在存储器的设计制造领域已形成一定基础,积累了从设计、生产、测试、方案构建到全球量产销售等研发和产业化经验,旗下西安紫光国芯自主创新出全球首系列内嵌自检测修复DRAM存储器产品。

敢于亮剑 有望打破寡头竞争格局

综观全球存储芯片三巨头——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这三家企业占据了全球90%以上的DRAM市场份额,呈现寡头竞争格局。可以期待的是,在存储芯片领域(IDM模式),国内三位探路者已经点燃了“星星之火”。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家企业都是同时拥有3D NAND和DRAM两大存储芯片,如果要在国际存储领域上与大厂平起平坐,同时拥有两大支柱会站得更稳。随着紫光系DRAM业务正式起航,或将对全球DRAM市场产生深远影响,未来值得期待。

虽然短期内国内DRAM厂商可能无法撼动三巨头地位,但随着时间推移,背靠广阔的中国市场和国产替代机遇,寡头格局有望打破。

文章来源: https://www.toutiao.com/group/6734964931793256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