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金融科技打造支持小微“中国模式”业内人士热切展望金融科技应用前景

2019-09-10 08:59发布

随着上市银行半年报陆续披露,高于市场预期的营收和盈利表现令人惊喜。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各家银行机构的金融科技投入在进一步加强。从战略重视到高比例资金投入,以金融科技驱动的传统金融业改革正在深化升级。

金融科技的应用遐想一直是近几年的热点。借助大数据勾勒出小微企业更加具体的“价值画像”,被视为推进小微金融的“利器”。除了传统的政府增信和熟人社交增信外,技术也正在为小微企业增信。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成熟,这样的增信成本也正在逐步降低。

那么,借力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是否可以彻底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当前最重要的发力点有哪些?《金融时报》记者为此进行了多方采访。

打造金融支持小微“中国模式”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日前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新希望集团、小米、红旗连锁等股东发起设立的新网银行运行两年间为农民提供了普惠融资服务。他特别对比国际知名的“穷人银行”——孟加拉的格莱珉银行模式,介绍了金融科技支持下的中国式精准支持模式。

刘永好表示,新网银行在很多关键数据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一是贷款不良率。格莱珉银行的不良率大概是3%至4%,而新网银行的贷款不良率大概是格莱珉银行的十分之一。二是贷款灵活性。格莱珉银行贷款周期在半年到一年之间,而且用户不能提前还款,但新网银行的贷款周期则会参考农业周期,比如以猪的入栏和出栏周期为参考,提供贷款周期从10天、20天、100天到一年不等,大大便利了农场主、农户。三是单笔贷款审批速度。格莱珉银行审批贷款的周期是7天到14天,而新网银行则是首笔批贷4分钟,此后平均放贷时间是42秒。四是贷款金额。新网银行单笔贷款额度从500元到5万元不等,与格莱珉银行相近,但从总量上看,格莱珉银行41年共发放贷款300亿元左右,而新网银行两年内累计发放了2600多亿元贷款。”

能达成上述数据,凭借的是大数据风控系统。刘永好告诉《金融时报》记者:“新希望在产业链上积累了很多农户购买器材、饲料以及售出的数据。此外,新希望也链接了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数据等,通过这些数据形成的有效‘画像’可以帮助机构更精准地支持农户,控制风险。”

这一模式也并非新网银行所独有。从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等互联网巨头主导下的民营银行,到近年来大力发展小微业务、推出“小微快贷”等特色产品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都在尝试利用金融科技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对于这种模式,全国政协委员刘尚希在接受采访时评价称:“以前,我们普遍认为小微企业贷款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现在,通过调研发现有些地方做得相当好。为中小微企业贷款,规模虽然不大,有的可能就几万元,但对这样的贷款,有的地方已经做到了人为零干预,依靠智能风控模型做到风险可控,而且成本低、效率高。依靠金融科技发力是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贵的一个重要途径,并有望形成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中国方案’。”

大数据应用莫贪“捷径”

当然,推进金融科技并非一帆风顺。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此前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专访时就表示:“现在大家提到信息不对称问题,都认为大数据、金融科技是降低成本的最佳方案。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前期大规模的设备和技术投入、人才培养和数据的搜集,实际上投入成本也很高。如果全盘考虑的话,短期内大数据难以真正有效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对于这一问题,交通银行原董事长牛锡明也表示,目前,获得真正海量、有效的数据还是很困难的。“这不仅存在技术问题,还存在法律问题,需要多管齐下来解决。”

比起成本而言,更紧迫的问题在于要有人才、技术。金融科技从建设到落地应用并不简单。鲁政委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银行发展金融科技,不是砸钱买一套系统就能直接应用的。大家都看到了金融科技的积极作用,但是不少机构缺人才、缺技术。”

然而,在市场驱动下,快速应用金融科技似乎成为了一种“必备技能”。在这种快速达标的希望下,牛锡明提到了业内一个看似“捷径”实则是困境的问题:更乐于支持“大”小微。他表示,当前银行支持小微企业,更愿意支持一家集团性的小企业或者是愿意支持一家大一点的小企业,因为这样的企业有名气也好支持。但是,实际上真正需要支持的小微企业往往是那些规模不大的底层小微企业,这些小微企业甚至没有完整的财务报表,在数据获取方面也存在困难。而另一条“捷径”则在于合作可能催生的机构惰性及其带来的风险。鲁政委表示,传统金融机构在考核指标的压力下,可能急于实现大数据等金融科技的落地和应用,但由此衍生的问题是,部分银行把金融科技业务外包给了阿里、腾讯这些技术相对成熟的互联网企业。“但这就相当于把风控业务交给了别人,而风险还是银行自己的。这一点可能会存在隐患”。

对此,上海银保监局党委书记韩沂表示,对于这种银行和互联网金融机构合作的“双轨机制”,监管机构正在观察,也注意到了其中的风险。“如果银行依赖第三方机构做风控,长此以往就失去了自己持牌经营的意义。在过渡期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但会注意控制增量。”

推动国家层面大数据建设

实际上,要真正做到大数据的“大”,进行交叉数据验证,仅靠单个金融机构很难实现。此前互联网金融狂飙式发展阶段,不少企业仅仅打着“互联网”“大数据”的旗号,再加上诱人的回报率,就可以吸引到客户。这种缺乏真正有效数据支持的“平台企业”,更多是在进行击鼓传花式的庞氏骗局。

而针对该问题,不少地方政府早在几年前就开始积极行动,包括浙江、江苏在内的多省份开始推动跨部门、跨机构间的数据共享。而金融机构可借此看到企业的社保、纳税、工商、水电等多重信息,进而进行交叉验证,来判断企业的实际资质。

不过,更多人已经关注跨区域乃至全国层面的数据库建设。“地方政府推动当然是好事,但这还远远不够。实际上,即使是小微企业,其业务链条也很可能跨省。而以省为单位的平台就有很大的局限性。”鲁政委建议:“要从国家层面出发,由国务院牵头推动各部委的数据联网,建立一个大数据服务中心。当然,这其中哪些数据涉及国家安全需要保密的以及数据浏览使用权限都必须通过严格制度来约束。这个大数据中心应该是以服务为主要目的,而不一定是一个法律依据。”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金李也提出,可由政府引导并发动社会力量,打造以大数据为支撑的小微企业信息共享平台。“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合理付费获取所有相关信息,或者委托有数据处理能力的分析机构提炼分析有关小微企业的风险信用信息。这一平台的建立,能够有效提升信用数据收集整理的规模经济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系统的大数据分析描摹,对小微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形成较为精准的判断,有力支持金融机构对优秀小微企业进行信用放款。”金李表示。

来源: 中国金融新闻网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文章来源: https://www.toutiao.com/group/6734819915699585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