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科技部印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引》明确提出,到2023年,我国要布局建设20个左右试验区,形成一批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典型模式,打造一批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据悉,《指引》指出,试验区的建设,要服务支撑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重点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进行布局,兼顾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协同发展,推动人工智能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引领力量。
此外,需要以城市为主要建设载体。重点依托人工智能创新资源丰富、发展基础较好的城市,探索人工智能赋能城市经济、优化城市治理、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选择人工智能应用基础较好的若干县域,探索人工智能引领县域经济发展、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模式。
同时,试验区建设以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等为主,对于想申请试验区建设的城市,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是科教资源丰富。应拥有设立人工智能学院或研究院的高校,拥有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或关键技术领域的高水平研发机构,拥有一批高水平的人工智能创新团队。
二是产业基础较好。原则上应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或国家高新区所在城市,并已明确将发展人工智能作为重点产业方向,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50亿元,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超过200亿元。
三是基础设施健全。数据资源丰富,拥有相关的数据平台、大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中心,移动通信、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网络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优先支持已布局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城市。
四是支持措施明确。地方政府对人工智能发展高度重视,已出台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或实施意见。地方对人工智能有明确资金和政策支持,设立人工智能专项资金,政府相关部门设有专门人工智能推进机制或机构。
对于人工智能产业优势明显、智能化基础设施健全、应用场景特色突出、具有较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能力的部分县域,也可申请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 调查区域:企业小调查(点击预览可查看效果)
【ZOL客户端下载】看最新科技资讯,APP市场搜索“中关村在线”,客户端阅读体验更好。(7264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