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球,存储芯片市场一直都由海外企业主导,国内离达到国际水平还有些距离。所以从2018年以来,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存储芯片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很大,而国内对该市场的需求比较大,只是苦于没有核心技术在这一市场几乎是空白状态,所以一直都比较被动。
然而,“意外”发生了。昨天,紫光集团旗下的长江存储宣布全球首款基于Xtacking 架构打造的64层256Gb TLC 3D NAND芯片正式开始量产,不少人都为之欢呼。
其实,早在2018年,长江存储就已经开始对32层堆栈的3D闪存进行小规模量产,不过其核心容量只有64Gb,如今其又推出64层堆栈3D闪存,将核心容量提升至256Gb,虽然和512Gb、1Tb的产品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也达到目前市场中的主流水平,和已经上市的64层、72层3D NAND闪存相比存储密度更高。这标志着长江存储在高端芯片设计制造路上取得了新突破,也意味着国内半导体行业技术水平离国际水平更近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因为NAND Flash的价格大幅度下跌,全球相关企业纷纷推迟了96层3D NAND 扩产计划,从而导致3D NAND技术制程的进化比较慢。尽管现在96层技术已经实现了量产,但流通的数量不是很多,主流产品仍然是64/72层技术的3D NAND芯片,所以说市场还是“善良”的,给长江存储留有赶超的机会。更何况其新推出的这款产品因为采用Xtacking架构,所以能够充分利用存储单元和外围电路,在加工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促使产品开发时间缩短2个月,生产周期缩短20%,进而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另外,业界有消息称,明年长江存储将实现跨级跳,直接发展128层3D NAND技术,如果可以实现的话,那么明年国内3D NAND技术将跻身国际大厂队伍中去。因为就业内现在的情况来看,明年将是100+层3D NAND技术的爆发之年,现在三星电子、东芝等主流厂商都已经开始热身,实现96层技术的量产,明年100+层技术来临后,各大厂商的竞争也将更为激烈。
但不管怎样,希望未来长江存储还能不断加强技术投入和研发,早日赶超国际水平,肩负起中国NAND Flash打破存储芯片市场被外企垄断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