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行业中期策略:5G开启新时代,产业加速国产化

2019-08-31 01:28发布

(登陆未来智库 「链接」 获取本报告及更多卓越报告。)

一、核心观点

三条投资主线的挖掘背景:5G 投资时钟、中美贸易战、云计算+5G 应用驱动。5G 给未来 几年通信行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5G 主建设周期将持续 5-6 年,从投资时钟看, 5G 网络建设、 终端设备和垂直应用是三大重要发展环节,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和应用场景端。5G 发 展初期(2019-2020),5G 无线网络上游产业首先伴随 5G 网络建设进入向上周期,之后随着5G替换期和成熟期的到来,终端和应用将逐步兴起。同时,中美关系正处于并且将长期处于变 化当中,华为还在美国实体名单中,短期内产业发展有一定不确定性,中长期将倒逼产业链国产 替代进程加速。此外,全球云计算发展趋势不改,且国内云计算市场相对尚未打开,5G 应用将 打开互联网行业数据流量新增长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将保持高景气。因此,我们认为今年 下半年,应围绕 5G 投资建设、产业链国产替代、5G 应用影响三条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5G 建设主线:基础设施产业链即将爆发,技术变革重塑竞争格局:1)受国家政策和竞争 驱动,投资总量将比预期更积极,全年运营商 5G 建设或超年初规划值;2)天线及射频端等基 站侧环节将率先受益 5G 投资,是最具弹性的 5G 产业链板块,射频技术革新融合,行业竞争格 局或生变化,建议重点关注 5G 招标进展和厂商份额;3)通信 PCB 受 5G 基站增多、应用领域 加大和朝高频高速发展驱动,行业迎来量价齐升景气周期;3)承载网扩容升级,带动前传 25G 和中回传 100G 光模块数量与升级需求,光模块下半年景气度有望提升。

国产替代主线:华为事件提升国产化进程,把握确定性弹性大的替代领域:我们认为中国 5G 发展将快于海外,国内设备商、ISP 厂商的崛起,都将有力促进上游核心器件的国产替代进 程,国内已经实现技术突破的产业链将充分受益,在高频高速覆铜板及高速连接器等领域将看到 一批国产厂商的快速崛起。同时,华为产业链国产化率提升空间大,多年技术积累与突破具备给 产业链赋能能力,给行业厂商提供重要成长机遇。

IDC:5G+云计算驱动 IDC 基础设施需求长期景气,聚焦高弹性标的:5G 商用三大应用场 景超增强型宽带、海量机器连接、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将驱动更多垂直行业新应用发展,拉动数 据流量新一轮爆发,持续驱动 IDC 基础设施增长。此外,全球云计算发展趋势不变且国内云计 算发展潜力尚未完全打开,IDC 服务商有望维持高增长。

二、5G 基础设施产业链蓄势待发,技术变革重塑竞争格局

运营商目前处于用户收入增长乏力时期,需要企业行业用户这类新增长动力,5G 将实现垂 直行业的智能互联和应用,是拓宽运营商营收能力的重要渠道。我国5G 商用牌照提前发放,彰 显国家推进 5G 商用的决心,从运营商资本开支计划和招标信息看,今年 5G 投资有望加大。

从 5G 建设角度看:在建设初期,无线网的投资先行且体量相对较大,天线、滤波器、光模 块、PCB 等相关领域率先迎来机会。其中,无线侧 5G 射频技术变革驱动天线、滤波器行业竞争 格局发生变化,承载网扩容升级带动前传光模块量与速率升级,PCB 朝高频高速多层发展提升 量价。

(一)运营商用户收入增长乏力需新动力,资本开支触底持续回升

国内移动用户数量保持平稳,运营商传统收入增长乏力需新增长点。用户数方面,三大运营 商移动用户基本保持平稳,2019 年 5 月达 15.77 亿户,1-5 月平均月同比增速为 7.6%,其中 4G 用户数达 12.27 亿户,1-5 月平均月同比增速为 14.11%,有线宽带用户数 4.05 亿户,1-5 月平 均月同比增速为 17.3%。

从运营商收入端看,2018 年三大运营商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 1.4 万亿和 1,491 亿,同 比增长 1.68%和 3.06%,2019 年 Q1,三大运营商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3,543亿和 333.3 亿,同比下滑 0.77%和 3.41%,其中中国移动 2019 年 Q1 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 1850 亿 元、 237 亿元,分别同比下降0.3%和 8.3%,首次出现下滑。运营商需要像5G带来的新的发 展业务拓展机会。

运营商资本开支历经三年连续下滑后 2019 年首次迎来回升。随着 4G 建设的逐渐完成,运 营商资本开支在 2015 年达到峰值后逐年回落。根据 3 月各大运营商年报公布的 2019 年资本开 支计划:中国移动不包括 5G 试商用的资本支出为1,499亿元人民币,总资本开支不超过 2018 年的 1,671 亿元;中国电信为 780 亿元,同比增长4.1%;中国联通为580亿元,同比增长 29%。

5G商用牌照提前发放,运营商 5G 投资有望加大。2019 年6月 6 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 移动、联通、电信、广电发放 5G 商用牌照,标志我国正式开启 5G 商用期。对比之前“2019 年规模试商用, 2020 年全面商用”的部署节奏,本次工信部跳过了 5G 试商用而直接发放商用 牌照,将推进运营商对 5G网络的建设速度与投资规模。

根据运营商年初对 5G 的计划投资和当前招标情况,2019 年运营商5G的资本开支有接近 380 亿元,有望加大。其中,中国移动近 200 亿元,已超出年初不超过 172 亿元的计划),中 国联通约 60-80 亿元,中国电信90亿元。

(二)无线投资加码率先启动,射频变革提升量价并改变格局

5G无线网络率先启动建设,预计宏基站数约是 4G 的 1.5 倍。从资本开支的分部看,无线 网资本开支占比高,在 5G建设中将率先发力。从历史看,无线侧占运营商资本的重要部分,在 2014 年 FDD 发牌后,一度占到45%~46%,2018 年 4G 建设末期还占 40.7%。随着 5G 建设的 开启,运营商无线网投资将率先进入增长期。

5G基站建设量相比 4G 时代大幅提升,带动基站设备及上游部件旺盛需求。截止 2018 年, 三大运营商共建有477万座 4G 基站。由于 5G 频段更高,基站建设密度必须更密,预计5G宏 基站将达 4G 基站数约 1.2-1.5 倍,我们按1.25倍估测,5G 约建 600 万宏基站,按照4G的建 网节奏,我们预计 5G 的建网节奏如下表。5G 宏基站数目将大幅提升,且后期还有5G小基站 建设需求,基站设备及上游射频部件将迎来旺盛需求。

各省 5G 基站建设加速,2019 年最新计划数只多不减。我们统计了截止目前,各省市最新 的 5G基站建设进度及规划,可以发现,大量省市的 5G 基站建设量都超出原有计划。如广东省 工信厅 7 月 26 日公布的信息显示,今年底全省5G基站将超过 3.2 万座,其中广州、深圳分别 达 1.46 万座、1.43 万座,大大超出此前全省2万座的计划,增幅达 60%。对一些还没公布最 新计划数的省份,我们认为在 5G 建设提速的背景下,近两年的 5G 基站建设数均会增长。

3/4G时代基站以分布式架构为主,射频拉远,天线和射频之间又由馈线连接:基站负责与 终端、核心网之间的通信功能,3G/4G 的基站由 BBU(基带处理单元)、RRU(射频处理单元) 和天馈系统组成。其中,BBU 在基站系统的管理功能管控之下提供了基础的协议和处理方式,RRU负责 BBU 到空口的射频信号的接收和处理,RRU 系统由收发机(TRX)、功放(PA)、 滤波器、电源等硬件子系统组成,内部结构框图如图:

5G基站的变化及影响:Massive MIMO+射频融合,带动天线和射频器件数量提升。5G 基 站的变化主要在将 RRU 跟天线阵结合为AAU(有源天线单元),AAU 除含有 RRU 射频功能 外,还将包含部分物理层的处理功能,以支持 5G 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AAU 将天线、天线振子、滤波器/PA 射频器 件、连接器等集成在高频 PCB上,带动天线和射频组件需求量和价值量大幅增加。因此,我们 看好 5G 建设高峰期带动国内基站天线、射频器件中的滤波器产业的新一轮发展。

1、天线:向阵列化、有源化发展,与射频融合重塑厂商格局

Massive MIMO、有源化、毫米波技术推动 5G 天线演进,需求量价齐升。天线是基站的重 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发射和接受电磁波。5G 天线演进有三大变化:1)天线数量从 4G 时代的 4T4R(FDD)或者 8T8R(TDD)发展到以 64T64R 大规模天线阵列为主;2)天线与 RRU 融 合成 AAU,由无源变成有源,实现各个天线振子相位和功率的自我调整调整,提高天线阵列的 空间分辨率、频谱效率及网络容量。3)5G 引入毫米波,高频 AAU 的阵列天线与电路将直接集 成。这些变化带来天线产品的巨大弹性,不仅仅是天线数量的增加,还有天线复杂度的大幅提升 带来产品价格的大幅提升。

天线振子是天线的核心部件,轻量化推动塑料振子成为 5G 首选方案。天线振子是天线上的 元器件,具有导向和放大电磁波的作用,使天线接收到的电磁信号更强。天线振子形态有杆状、 面状等,加工工艺有钣金、PCB、塑料等。传统 4G 天线振子多以金属板为主。5G Massive-MIMO 技术一方面要求天线振子尺寸变小且数量更多,另一方面要求天线振子重量更轻,塑料天线振子 方案具有一定的综合优势。

国内 5G 宏基站天线市场规模将有望达 456 亿元。建设初期,5G 天线单个塑料振子的价格 6 元左右,5G 天线(天线罩+天线振子+PCB +结构件+接口等)整体价格约 6500 元,未来随着 5G 规模起量,产品价格将持续下降。假设5G宏基站有 3 个扇区,每扇区 64 通道,考虑 5G 基 站建设节奏,预计国内 5G 宏基站塑料振子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1亿元,国内 5G 宏站天线(振 子+天线罩+结构件+接口)规模达 456 亿元。

5G基站天线格局生变,与主设备商深度合作的天线厂商将深度受益。4G 时代,全球前三 大天线厂商华为、凯瑟琳、康普份额共占 67.8%(2016 年),随着运营商直采和 4G 天线走向 成熟,2016 年之后凯瑟琳、康普、安费诺等西方天线厂商退出中国市场,份额大幅萎缩,京信 通信、通宇通讯、摩比通信在全球天线市场的份额得以提升。5G 基站天线朝有源化、小型化和 射频一体化发展,天线厂商的下游客户将由运营商将转变为设备商。目前,华为天线自主设计, 代工模式寻找产业链合作公司,中兴、爱立信等厂商选择路线为外购天线。因此,与设备商深度 合作,同时在大规模阵列天线有较强技术布局的龙头天线厂商有望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2、滤波器:陶瓷介质将成为主流,竞争格局有望重建

滤波器位于天线、功放与低噪放之间,用于滤除系统中使用频率以外的信号,避免本系统产生对其他系统的干扰,也避免其他系统干扰本系统。

5G 滤波器朝更轻更小发展,陶瓷介质滤波器将取代金属腔体滤波器。 3G/4G 时代,滤波 器以工艺成熟、价格低但体积相对较大的金属同轴腔体滤波器为主。陶瓷介质滤波器是用微波介 质陶瓷(MWDC)作为介质材料的滤波器,电磁波谐振发生在介质材料内部。相比传统金属腔 谐振器,陶瓷介质谐振滤波器具有高抑制、插入损耗小、温度漂移特性好的特点,而且功率容量 和无源互调性能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将代替金属腔体滤波器成为 5G 基站滤波器的主要选择。

预计国内 5G 介质滤波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456.7 亿元。小型金属腔体滤波器部分性能和工 艺成熟度上仍存在优势,陶瓷介质滤波器工艺还不太成熟,因此两者会共存一段时间至陶瓷滤波 器的成本和良率达到成熟。假设 5G 宏基站 3 个扇面,采用 64 通道,每个通道对应一个滤波器, 陶瓷滤波器渗透率逐步提升,预计 2022 年国内 5G 宏站介质滤波器市场规模将达到565.2亿元。

具备自有成熟陶瓷微波材料配方、陶瓷滤波器烧结工艺、高效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滤波器厂 商的核心竞争力。陶瓷粉体直接影响滤波器的介电常数、品质因数等关键参数,如果滤波器厂商 自有配方,可以自行选购化工原材料,成本较低。好的高温炉、低温炉等烧结设备与靠试验积累 的成熟烧结工艺也对陶瓷性能影响极大。较高的自动调试水平则决定了产能良率。

5G滤波器和天线一体化方案有可能成熟,主设备商整合天线&滤波器厂商或成趋势。在 4G 时代,基站滤波器厂商主要向华为、中兴等设备商直接供货。天线和滤波器整集成为一体化的 AFU 方案或成为 5G 时代 AAU 和小基站的发展方向,滤波器厂商的供应模式或改变,主设备商 整合天线&滤波器厂商或成趋势,关注滤波器厂商与设备商的合作情况。

(三)高频高速 PCB需求兴起,量价齐升景气度持续

5G与 IDC 建设驱动,通信、服务器需求继续成为 PCB 行业主要增长动力。PCB 板广泛应 用在通信、汽车、消费电子、工控、医疗等领域,是“电子产品之母”。据Prismark数据,2018 年全球 PCB 产值约为 624 亿美元,同比预期增长约 6%,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成为PCB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通信网络建设对 PCB 板的应用需求主要在无线网、传输网、数据通 信以及固网宽带四大领域。因此,受 5G 网络建设和数据中心扩张的驱动,通信设备、服务器需 求将成为未来 PCB 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5G时代,通信 PCB 迎来量价齐升景气周期。5G 网络建设对 PCB 从量价两方面拉动,量 上:1)基站数量的增加带来 PCB 需求增长,2)每个基站使用的PCB量也在增加:天线与 RRU 集成为 AAU,原有的天馈系统变成PCB承载,Massive MIMO 多天线技术使得射频器件相应增 加,天线振子、功放、校准网络都将使用到 2 层以上 PCB 板,PCB 面积和层数相应增加,3) DU/CU 侧处理数据量更大更快,PCB 朝多层发展。价上:1)5G 部署频段的提升、传输速率高 要求,在靠近 AAU天线传输信号侧,PCB 向高频高速化发展,2)DU/CU 侧需要处理更大带宽 数据,PCB朝多层发展。高频高度制程工艺要求提高和使用高频高速材料,推升 PCB 价值量。

预计国内 5G 基站侧 PCB 市场总规模 637 亿,为 4G 时代的 4.5 倍。考虑单个 5G 宏基站 有 3 个扇区,有天线板、射频板、主板,天线板的价格目前在 5000-6000 元/平米,面积约 0.3 平米,射频板价格约 4000-4500 元/平米,面积约 0.35 平米,主板价格约4000元/平米,面积约 0.4 平。考虑高频高速性能要求的提高,预计2023年后板子价格开始下降,我们预计国内 5G 基站 AAU 中 PCB 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637 亿元,约为4G时代的 4.5 倍。

目前中国大陆成为了全球 PCB 产能最高的地区,占全球总产值的 50%以上。国内主要厂商 已经实现关键客户的产品认证,参与到全球各地 5G 试验网建设中,并调整、扩充产能以应对 5G 需求高峰,建议关注行业核心供应商深南电路、沪电股份。

(四)5G网络架构变化+扩容升级,下半年光模块景气度提升

5G 相比 4G 在网络架构发生较大变化,重构为AAU-DU-CU-核心网四部分,相应的承载也 分为三段:AAU-DU 间称为前传,DU-CU 间称为中传,CU-核心网间称为回传。5G 网络承载网 一般分为城域接入网、城域汇聚网、城域核心层/省内干线,实现 5G 业务的前传和中回传功能, 其中各层设备之间主要依赖光模块实现互联。

5G网络架构变化与扩容升级,将带动光模块数量与升级需求。5G 基站密度提升,前传光 模块使用量将大幅增长;5G CU 和 DU的分离以及云化网络等网络架构变化,新增中传模块的 需求,同时,5G 承载数据流量相比 4G 提升使得5G承载光模块向 25G/100G 及以上速率升级。

5G前传网络对 25G 光模块需求拉动明显。从量看,5G 单基站覆盖三个扇区,每个扇区 2 个前传光模块需求,5G 宏基站数预计约为4G的 1.2-1.5 倍,基站数量增加直接带动前传光模块 需求量增长,需求数将达千万量级。从类型看,4G 网络前传光模块以 10G 及以下速率光模块为主,5G 在带宽升级要求下,前传主要引入 25Gbps、50Gbps 和 100Gbps 等新型高速接口。

国内 5G 宏基站对25G/50G前传光模块的需求将超过 3200 万只。 按照 5G 建设节奏, 单个5G宏站配备 3 对 25G 光模块(中后期可能以 50G 为主),则 5G 宏站对 25G/50G 前传 光模块的需求数将达到 3600 万只,2021-2023 建设高峰期每年前传光模块需求超过720万只。

5G新增中传光模块需求,回传则将引入新的 100/200/400Gbps等高速接口速率。覆盖城 域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所需光模块与现有传送网及数据中心所用的光模块技术差异不大, 接入层将主要采用25Gb/s、50Gb/s、100Gb/s 等速率的灰光或彩光模块,汇聚层及以上将较多 采用 100Gb/s、200Gb/s、400Gb/s 等速率的 DWDM 彩光模块。

光模块产业整体向中国转移,中国厂商开始取得全球领先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享受 5G 增长红利。光迅份额全球第五、国内第一,仍在增长中,并有望替代海外厂商的领导地位。光模 块厂商面对通信设备和互联网巨头议价能力较弱,产品每年会降价,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上游器 件和芯片的布局、以及高端模块的升级是效益提升的关键。目前国内主要模块厂商正积极布局5G市场,并实现小批量、批量供货,有望进一步分享 5G 建设红利。

三、从贸易战到科技战,华为事件加速产业链国产进程

上半年,通信行业最大的外部冲击来自华为被美国加入实体清单,贸易战已经上升到科技战, 引发相关产业链的经营震荡与国产化的明确诉求。展望2019下半年,在贸易战缓与加剧来回反 复的不确定背景下,考虑到国内推进 5G 的决心与华为在 5G 技术上的领先地位,我们认为中国5G发展快于海外,国内已经实现技术突破的产业链将充分受益,其中高频高速 CCL 及高速连接 器等领域将充分受益,从华为产业链角度看,华为产业链国产化率提升空间大,多年技术积累与 突破具备给产业链赋能能力,给行业厂商提供重要成长机遇。

(一)美国出口管制持续拉锯,加速 5G产业链国产化进程

贸易战在谈,科技战在加剧,对产业链影响深远。2019 年 5 月 16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以 对美国国家构成威胁为由,宣布把华为及 70 个附属公司增列入 EAR 出口管制的“实体清单”, 美国企业必须要经过美国政府批准才可以和华为交易。下图展示了美国的出口管制框架,第三层EAR是普通商品(非敏感技术),一般是对禁运国家如朝鲜伊朗等完全管制。实体清单的主管 机构是美国国防部、能源部、商务部组成的联合小组 ERC,在决定移除或修改实体清单条目时, 需 ERC 全体同意,移除的门槛相当高。G20 中美元首会晤后,特朗普已承诺允许美国公司在不 损害美国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对华为进行销售,但截至目前,华为仍在美国实体清单中。美对华为 的无理由制裁还在继续,中美贸易摩擦全面上升到科技摩擦,将对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

美国的出口管制将促进 5G 产业链国产化进程。在中美贸易战和科技战的背景下,华为海外 核心/配套零部件供应的存在压力和海外销售存在不确定性,核心供应受制于人的局面需要摆脱, 国内对自主可控的意识再次提升,将加速上游芯片、部件配套向国内的转移及国产IT生态的形 成,5G 产业链国产化程度将加速。

华为产业链国产化率提升空间大,给国内厂商提供重要成长机遇。一方面,在华为公布的 92 家核心供应商名单里,其中美国公司最多为33家,占比 35.87%,大陆厂商共 25 家,占 比 27.17%, 华为核心供应商国产化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另一方面,华为在过去十几年积累 和取得了众多技术进步和突破,并在全球5G技术领先,在产业链国产化份额提升过程中,将带 动国内产业链基础研究、高端制造能力的提升。

下表是我们对华为通信产品供应链的国产技术实现情况的梳理,从基站侧芯片元器件看, DSP、FPGA、PA、模拟芯片(PLL、AD/DA)等高端芯片和元器件还无法实现国产替代,华为 海思已有 CPU、ASIC、光芯片等芯片,滤波器、基站天线、PCB、光模块已实现国产替代。

华为 5G 产业链国产化大比例提升,高速连接器、高速 CCL 将率先受益。我们认为,在技 术差距相对较小、国产供应商具备一定实力的领域,华为会加快国产化采购,并且伴随着采购规 模的增加,国内厂商的经营管理和技术开发能力也会相应提升,进而推动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在 与国外差距较大的领域,长期看整体水平将进一步得到发展,实现技术突破。

(二)CCL:高速高频材料需求增加,国产突破有望持续提升份额

5G带动 PCB 上游高频高速 CCL 用量提升。5G 通信频段提升、带宽增大带动 PCB 朝高 频高速发展,高频高速板需求大幅增长。PCB 产业链可大致分为上游原材料、覆铜板、PCB 板。 覆铜板 CCL 是将补强材料浸以树脂,一面或两面覆以铜箔,经热压而成的一种板状材料。一方 面,靠近射频侧的 PCB要传输高频信号,对 CCL 的 Dk(介电常数)和 Df(损耗因子)要求 更高,传统的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布 FR4 为基材的CCL容易发生信号衰减,因此射频端更需要如聚四氟乙烯 PTFE 等高频材料为主的 CCL;另一方面,CU/DU 需要处理更大数据量,这两侧的PCB 层数和密度要求提升。因此 5G 时代,CCL 的用量和价值量都将提升。

高频高速 CCL 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大。在高频高速CCL领域,一直以来美国、日本依然占据 主流市场,包括罗杰斯、松下等,而在 5G 时代随着下游设备崛起,以及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长 期化,国产替代已经是大势所趋,目前国产份额尚小,未来的替代空间巨大。

部分国产厂商通过多年自主研发,在多款产品性能上能够与海外领先厂商抗衡,积极应对5G 商用需求,同时,下游 PCB 板厂也为华为等关键客户配套开发了国产替代方案。

随着 5G 基站投资启动,对上游覆铜板需求将逐步体现,厂商前期研发及产品的客户测试验 证将进入收获期,建议关注技术积累深厚、下游客户率先突破的国产厂商:生益科技、华正新材。

(三)连接器:高速集成化发展,高端产品国产替代进行中

连接器是电子电路中沟通的桥梁,广泛应用于包括数据通信、消费电子、汽车、工业、医疗、 航空航天及军事等不同领域。根据Bishop & Associates 数据,截至 2017 年,全球连接器市场 销售额约为 629 亿美元, 2009-2017 年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达8%,其中汽车是 连接器应用规模最大的细分行业,而数据与通信连接器成长最明显的应用。不同应用场景对连接 器技术要求差异较大,其中数据与通信领域的连接器产品质量稳定性要求很高。

5G 时代通信连接器保持高成长,并向高速/集成化发展。随着 5G 网络、数据中心建设及自 动驾驶发展,通信连接器领域将继续保持高成长性,且 5G 网络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连接器需 求将向高速化升级,在数据与通信设备高速背板、25G/50G 高速接口(面向 5G 通信基础设施、 数据中心 100G/400G光模块应用)及自动驾驶汽车等高价值领域值得期待。

通信连接器自主可控确定性高,相关公司迎来发展机遇。目前,泰科电子、安费诺、莫仕是 全球连接器绝对领导者,占据全球份额35%左右。伴随国内市场规模扩大,国产厂商逐步实现 在规模上的突破,并有望在国内旺盛需求及下游 ICT 厂商崛起、全球产业转移的大趋势下,实现 高端市场的逐步渗透。

四、IDC基础设施需求长期景气,聚焦高弹性标的

从云计算发展看,全球云计算发展趋势不变,且国内云计算发展潜力尚未完全打开,对应 IDC 需求仍处于高景气发展阶段,IDC 服务商有望维持高增长。从5G商用前景看,三大应用场景超 增强型宽带、海量机器连接、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将驱动更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新应用发展, 拉动数据流量的进一步爆发,持续驱动 IDC 基础设施增长

(一)云计算、5G驱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持续高景气

全球数据中心行业持续增长。数据中心是为计算机系统(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等) 安全稳定持续运行提供的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2018 年全球 IDC 业务市场(包括 托管业务、CDN 业务及公共云IaaS/PaaS业务)整体规模达到 6,253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3.6%。 中国 IDC业务市场总规模则达 1228 亿元,同比增长 29.8%,较 2017 年增长超过 280 亿元。

云计算还将持续繁荣,驱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保持高景气。全球云计算发展趋势不改, 且国内云计算市场的相对规模尚未打开,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需求将保持高景气。Gartner 数 据显示,2018 年全球公有云服务市场为1824亿美元,预计 2019 年将增长至 2143 亿美元,增 速 17.5%,且预计到 2022 年增长至3312亿美元,CAGR 16.08%。短期看,2019Q2 国外5大 云计算厂商 Capex 反弹,合计为 185.7 亿美元,同比增长10%,环比增长 25%,下半年有望 延续增长态势。国内云计算市场为 2018 年 386 亿人民币的规模, 2019 年预计增长至519亿人 民币,同比增长 34.5%,到 2022 年将达 1186 亿元,CAGR 32.37%,增速远超全球增速,驱动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长期景气。

5G 推动移动通信流量继续增长。根据思科的报告,到 2022 年,5G 设备和连接将超过全球 移动设备和连接的 3%。全球移动设备将从 2017 年的86亿部增长到 2013 年的 123 亿部,其中超过4.22亿部将具备 5G 能力,全球近 12%的移动通信将使用5G蜂窝网络,5G 连接平均每月将产生 2Gb 的流量。

5G 新应用将驱动流量新一轮爆发。未来在 5G 发展推动下,信息承载和传输方式将得到进 一步的延展,催生 AR/VR、4k/8K 超高清视频、车联网、自动驾驶、物联网等新应用,打开互联 网行业数据流量新增长点,IDC需求将持续受到驱动。同时 5G 网络架构的变化和云化趋势也将 产生更多和分层的数据中心需求。

(二)聚焦高弹性标的,分享行业增长红利

IDC的业务模式决定了厂商成长性主要来自于机房资源的扩张。而机柜资源有明显地域性, 且在不同的地区供需关系呈现不同特点:受制于资源和政策限制,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数据中 心机柜资源供不应求,数据中心布局范围逐渐向周边区域延伸,机柜资源享受一定溢价;同时, 非核心城市地区呈现供过于求状态。

因此,在核心城市及周边地区扩张,由于需求旺盛、供给稀缺,主要看土地、电力指标储备 和获取能力;在非核心城市地区扩张,需要匹配客户需求。

考虑行业供需关系的地域性差异和 IDC 业务的资源属性,在数据中心板块,我们建议关注 厂商在不同地区机柜布局和客户资源情况,精选高弹性标的分享行业增长红利,建议关注数据港、 光环新网、宝信软件。

五、投资建议

5G 网络在中国大陆的投资建设和发展将会是未来 2 年通信行业主要投资机会,对从 2019 年下半年看,我们认为:商用牌照提前发牌将直接拉动通信相关行业的增长预期,2019 ~ 2021 年迎来 5G 网络的投资高峰期,预计今年下半年国内5G建设大概率放量,将助推全年 5G 投资 超预。伴随 5G 建设,5G 同步商用,相关产业链迎来共振。

另一方面,中美之间从贸易战到科技战的演变过程,尤其是将华为加入管制名单的行为,对 于产业链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华为事件从主动和被动层面均会加速5G产业链国产替代进程。我 们认为:在技术差距相对较小、国产供应商具备一定实力的领域,华为会加快国产化采购;在与 国外差距较大的领域,长期看整体水平将进一步得到发展,实现技术突破。

因此,投资建议方面我们从 3 个维度优选 5G 投资标的:1)5G 建设:无线射频前端技术变 革带来天线、滤波器规模增长和格局变化、PCB 量价齐升朝高频高速发展、承载网光模块需求 增长; 2)产业链国产化:高频高速 CCL、高速连接器等领域相关标的; 3)IDC 长期景气: 数据中心高弹性标的。

(一) 核心逻辑及子版块选择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对子版块的选择逻辑如下:

5G 网络建设主线:我们认为以 5G 建设周期中招标及份额情况为核心,挖掘产业链中订单 及业绩受益的标的,将会是较为有确定性的投资机会。1)无线射频领域:5G 射频变革,行业集 中度将进一步提升。重点关注深度绑定主设备商并积极开展AAU研发的企业,同时关注从手机 产业链向通信设备积极拓展的相关公司。2)PCB 领域:关注已经实现设备商客户的产品认证并 调整、扩充产能以应对 5G 需求高峰的国内主要 PCB 厂商。3)光模块领域:19 年上半年,华 为和中兴已对 5G 前传 25G 光模块进行了初步招标工作,光迅科技、华工正源、中际旭创、海 信宽带等份额靠前,下半年预计设备商将启动中传和回传光模块的招标,建议关注国内光模块厂 商在设备商的 5G 认证及招标情况。

国产化替代主线:华为对国产供应链的采购和扶持力度不断加强,国内已有一定规模和技术 实力的华为供应链厂商有望直接受益,建议重点关注国内高频高速 CCL 及高速通信连接器技术 突破的领军企业,其中、业务布局与规模、技术能力、客户基础是国产厂商实现突破的关键指标。

5G 应用主线:IDC 厂商成长性主要来自于机房资源的扩张,机柜资源有明显地域性,北一 线城市机柜资源享受一定溢价,建议关注厂商在不同地区机柜布局和客户资源情况选择标的。

(二)关注标的

基于上述的投资逻辑,我们建议重点关注的投资标的为深南电路(002916.SZ)、立讯精密(002475.SZ)、数据港(603881.SH)、飞荣达(300602.SZ)、生益科技(600183.SZ)。 其他建议关注标的包括顺络电子(002138.SZ)、沪电股份(002463.SZ)、硕贝德(300322.SZ)、 光迅科技(002281.SZ)、中际旭创(300308.SZ)、华正新材(603186.SZ)、中航光电(002179.SZ)、 光环新网(300383.SZ)等。

(报告来源:华金证券)

登陆未来智库www.vzkoo.com获取本报告及更多卓越报告。

立即体验请点击:「链接」

文章来源: https://www.toutiao.com/group/6730899373808419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