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机器人领跑者天智航冲刺科创板

2019-08-22 03:23发布

日前,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智航”)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受理。作为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行业的领跑者,天智航产品已累计实施手术超过3800例,公司研发的第三代骨科手术机器人产品“天玑”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天智航今年4月刚从新三板摘牌,公司此次拟采取第五套标准冲击科创板,计划募资4.52亿元用于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研发计划、骨科手术机器人运营中心建设项目等。

精度达亚毫米级

招股说明书显示,天智航专注于骨科手术机器人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目前公司研发团队共成功研制了三代产品,且均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核发的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第一代产品“GD-A”主要应用于长骨骨折,第二代产品“GD-2000”应用于股骨颈骨折等创伤骨科手术,第三代产品“TiRobot”骨科手术机器人是通用型产品,能够覆盖骨盆、髋臼、四肢等部位的创伤手术及全节段脊柱外科手术,产品适应证覆盖率大幅提升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使用便捷性、定位功能和软件友好性的优化。

天智航第三代骨科手术机器人能够辅助医生精确定位植入物或手术器械,精度达亚毫米级,尤其对微创术式、高风险区域具有明显优势,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手术并发症。该机器人产品还是2018年科技部《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目录(2018)》中治疗设备及器械类唯一的“国际原创”产品。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天智航产品及解决方案已覆盖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应用于50余家三甲医院、骨科专科医院等医疗机构,包括全国知名的北京积水潭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公司产品已累计实施超过3800例手术,并辅助医生创立了多个国际新术式。

资料显示,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潜力大,在多方政策的鼓励下,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根据医械研究院测算,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5304亿元,同比增长19.86%,接近全球医疗器械增速的4倍。但从行业集中度及发展情况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分散,市场集中度低,企业收入和市值规模偏小,且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大部分处于进口主导的阶段。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放眼世界,在医疗机器人的应用上,北美市场已渐入成熟期,亚太地区发展较晚,处于低水平的起步阶段。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最成功的当属美国直觉外科公司生产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截至2018年底,该公司共计销售4986台,累计实施超过500万例手术。

就国内而言,我国骨科植入物生产企业较多,以大博医疗、凯利泰、威高股份(港股01066)、爱康医疗(港股01789)和春立医疗(港股01858)为代表,而骨科手术机器人多处于样机制造、临床试验阶段。在骨科手术机器人产业化落地方面,天智航走在国内同行前列。招股说明书显示,天智航主要竞争对手包括Mazor Robotics公司、MEDTECH公司和MAKO Surgical公司,均属外资企业;除此之外,国内已有部分企业开展了骨科手术机器人研究,但均未获得骨科手术机器人医疗器械注册证。

研发投入高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上半年,天智航营业收入分别为2557.61万元、7329.47万元、1.27亿元、4457.85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2471.98万元、2166.95万元、-85.6万元和-5966.22万元。

尽管业绩亏损,但天智航在研发投入上却并不吝啬。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632.96万元、2229.32万元、4148.65万元、3454.65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3.85%、30.42%、32.74%、77.5%。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已取得62项专利,另有51项专利处于申请状态,此外公司对骨科机器人控制系统在内的23个软件申请了软件著作权。截至2019年6月末,公司共有员工271人,其中研发人员81人,占员工总数的29.89%。

基于公司经营情况,结合外部股权融资情况、可比公司的估值情况,天智航预计发行后总市值不低于40亿元,因此公司拟选择第五套科创板上市标准。

因为研发投入高且产品获批上市销售流程时间长,截至2019年6月末,天智航合并口径累计未分配利润为-9784.53万元,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未弥补亏损,为此公司提示上市后未盈利状态可能持续存在或累计未弥补亏损可能继续扩大,进而可能导致触发《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退市条件。

此外,天智航产销率也相对较低,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上半年产销率分别为50%、66.67%、66.67%和42.11%。公司表示,主要原因是骨科手术机器人以安装验收作为收入确认条件,产品从生产、发货到收入确认时间较长。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骨科手术机器人销售仅47台。公司表示,2019年上半年,公司实际订单签署量和发货量较高,确认收入的数量较小,预计将于下半年实现销售,产销率将进一步提高。

基于提前布局前沿技术的考虑,近年来天智航进行了多起产业链上下游投资。2017年,公司投资法国SPW公司,涉足脊柱医用耗材业务;2018年,公司投资美国GYS公司和美国Mobius公司,参与移动CT领域。截至2019年6月末,公司其他权益工具账面价值8195.46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2.29%。

在冲刺科创板之前,天智航曾于2015年11月19日在新三板挂牌,2019年4月1日公司摘牌。挂牌期间,天智航于2018年8月3日向关联方信汇科技提供借款2000万元,后于2019年2月补充审议并披露。由于上述关联交易未及时履行审议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全国股转公司对天智航及其董事长张送根出具监管意见函。

提供产业化助力

此次科创板上市,天智航计划募集资金4.52亿元用于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研发计划、骨科手术机器人运营中心建设项目以及骨科手术机器人配套手术耗材、手术工具扩建项目等。

天智航表示,公司所有募投项目均围绕主营业务,并在核心技术研发、营销体系、运营服务、国际化四个方面拓展业务。公司还将使用自有资金扩展现有耗材生产线的产能,向“骨科手术机器人+耗材+服务”的盈利模式转变,提高公司经营业绩,形成具有持续核心竞争力手术机器人企业。

从财务状况看,截至2019年6月30日,天智航总资产合计6.67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5.32亿元,募集资金总额分别占到上述两项指标的67.77%、84.96%。天智航在招股说明书中也提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投资额较大,对公司经营管理、研发管理、市场开拓等各方面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募投项目的实施将增加公司的固定资产和研发支出投入,导致年折旧摊销增加,若募投项目无法达到预定效益,将存在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风险。

谈及未来发展,天智航表示将致力于构建手术机器人生态体系,成长为开放式的手术机器人平台型企业。一方面,公司形成了循环发展的手术机器人创新发展体系,同时依托手术机器人的临床数据,借助遥规划、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推进产品迭代和服务更新,推进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应用,实现骨科手术的技术变革;另一方面,通过公司下设的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培养具有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完善手术机器人产业配套,为实现技术突破的国产手术机器人企业提供产业化助力。

本文源自中国证券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文章来源: https://www.toutiao.com/group/6727691149223395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