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正在努力打造科技之都和人工智能高地,如何让上海成为人工智能应用之城,切实推动人工智能产品应用服务于民生,这需要政府、企业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支持新“上海品牌”的人工智能产品服务上海,才能让人民感受到政府的先进性,感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美好生活,增加城市自豪感。
应用场景是现阶段AI发展的重要决胜场。为此,上海已经推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实施计划,聚焦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开放更多应用场景、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吸引更多人工智能最新成果在上海率先应用。
5G助力“AI+工业互联网”
过去一年来,上海已经发布了包括AI+教育、AI+交通、AI+医疗、AI+金融等多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如今人工智能已经走进银行、医院、学校和无人驾驶测试场地等上海多地场所。按计划,到2020年,上海要形成60个AI深度应用场景、6个创新应用示范区,全力培育智能经济新动能。
在台风“利奇马”逼近上海的那个周五,东海边上海电气的风机仍在呼呼地转,不过几个小时后,一旦台风越过,那么工作人员就会提前得知,并进行停机保护工作,将所有风机停机、桨叶锁死,防止台风过境时损坏风场。这要感谢人工智能。通过上海电气的iwind数据中心,一个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平台“风云”系统能给风电降低度电成本、提升发电效率带来巨大变革。
据介绍,“风云”系统是一款集数据采集、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分析、发布以及跨平台展示、移动设备实时监控、故障预警、故障诊断和移动巡检、资产管理,运营分析,绩效分析,集“运、管、控”为一体的实现远程统一管理的系统平台,目前“风云”系统通过工业互联网与全国140多个风力发电场、5500多台风机互联,采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气象预测技术、洋流分析技术,将风机健康值、以前运行情况、与其他风机对比情况等海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风机可靠性分析和故障根因分析,对“风机何时可能产生故障”实现精准预测,继而实现风机健康管理、风机功率预测、海上维护调度的“无人值守、少人值班”,大大降低运维成本,避免重检和漏检。
上海电气只是上海企业聚焦数字化技术应用和智能化生产制造的典型案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打造“AI+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上海的钢铁重镇宝钢,物流“超级特种兵”——新一代无人驾驶重载框架车,成为全球第一台集信息感知融合、决策规划、导航、智能控制和调度于一体的全天候无人驾驶特种运输车辆。该无人驾驶重载框架车装有“视觉摄像头”,能够通过视觉识别路面引导线和预设条形码,获取车辆横向纵向位置,精度可达20厘米。
法国工业巨头施耐德也参与宝钢热轧厂1880热卷库无人行车项目。施耐德全球工业控制与驱动业务高级副总裁马跃对第一财经记者称:“宝钢的热轧厂原有的行车系统是人工控制,现场控制室和地面有大量人员操作和指挥吊运钢坯。新的系统是完全依靠软件算法,基于数据模型自动控制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完美融合,这使得控制室和现场实现无人化。同时软件和库存管理系统无缝连接,安全高效。”
目前,上海已经在各大试点区域积极布局5G网络覆盖。伴随着5G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的延伸。
“5G除了在B2C和无人驾驶等领域,我们只看到一些尝试式的场景,比如无人机,还有在新型的模块化工厂中使用,这些尚处于早期。工业应用的主要瓶颈其实在于智能物联网(IIOT),因此如果有更多的AI进入场景,高级应用将带来更大的双向数据流,从而启发工业物联网技术的进步。”马跃称。
赋能城市交通和智慧医疗
如果说AI+工业互联网还难以让老百姓对人工智能有切身体会的话,那么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一辆熊猫前脸的无人驾驶公交车的亮相,可能会让人工智能改变人们未来的出行方式。
这辆总长12米的无人驾驶公交车搭载了智能驾驶、手脉识别系统、车载机器人、语音交互、精准广告推送、乘客异常行为监测等各种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功能,以新能源磷酸铁锂电池为驱动,无人驾驶技术等级介于L3至L4之间,展示了上海企业以科技优势赋能公共交通运输系统。
开发这款AI客车的上海人工智能企业深兰科技公司创始人CEO陈海波对第一财经记者称:“熊猫公交车为人们提供了便捷出行的生活服务方式,重塑了智能城市公共出行新生态,打造人工智能城市下的新型移动生活空间。作为城市智能新动脉,熊猫智能公交车,不仅将在中国的AI City服务广大民众,更将作为‘中国智造’的‘一带一路’形象产品,驶向东南亚、中东、非洲、欧洲、澳洲等地区,服务民生。”
陈海波认为,上海人工智能建设不能走引进的老路,重要的是培养上海本土科技力量成长起来,并形成上海本土人工智能企业集群,在多个领域发展壮大。“上海要成为人工智能应用之城,政府要切实推动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尤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工智能产品服务民生,支持新‘上海品牌’的人工智能产品服务上海。”陈海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目前上海已经在人工智能赋能的各个领域诞生了一批技术“过得硬”的企业。在日前举行的第28届中国国际医用仪器设备展览会上,上海“智造”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吸引了全球业界的目光。上海本土医疗影像设备厂商联影展示了诊断、放疗、互联网医疗及联影智能(uAI)的全线产品,并且联影目前全球首台全景动态扫描PET-CT探索者(uEXPLORER)设备正在上海中山医院投入临床使用,只需一两分钟,就能完成人体的全身扫描。
“中国‘智’造已被拉至世界巨幕之前。”总部位于上海的医疗影像设备厂商联影医疗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薛敏近期表示,“内部能量和外部冲击将为高端医疗设备产业升级提供机遇和动力。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的发展之道,将助力医疗企业实现长远发展,推动国产企业迈向全球价值链更高端。”
2017年底,联影注资3亿元成立旗下人工智能全资子公司联影智能。薛敏日前重声了人工智能对于医疗设备行业的意义。他表示:“人工智能在医疗设备领域大有前景,不仅可为医生赋能,全面提升诊疗效率;还可为设备赋能,击破行业痛点与各模态产品各自的技术瓶颈。未来联影希望进一步与医院深度合作,开发有特色的AI产品;同时,联影将全力打造下一代智能化设备,实现成像源头的智能。”
以脑科学基础研究为突破口
AI生态发展的核心基础是脑科学研究和芯片技术,因此上海要坚持发展基础研究作为人工智能的突破口,将脑科学和芯片技术作为一个主攻方向,做出领先世界的科研成果,奠定国际地位。
去年,联影开始组建行业首个医疗芯片子公司——联影微电子,集结了一支拥有从芯片研发到封装生产全产业链经验的人才团队,负责芯片的设计,主攻高端医疗设备芯片、医疗人工智能芯片以及可穿戴医疗芯片,以推动产品性能提升与系统优化。“我们希望整个产业链、创新链上下游能够协同攻坚,向核心高附加值领域突围。”薛敏说道。
目前芯片团队已经完成了第一款自研模拟芯片设计,并且一次流片成功,即将在联影的整机里测试。“大型设备能耗巨大,维护成本高,有了芯片设计的能力之后,未来的磁共振设备都可以小型化、芯片化。”薛敏表示,“我们有产业优势和市场空间,只要坚持创新,未来价值链的中高端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
上个月,由复旦大学和张江实验室共建的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揭幕,将打造国际一流的影像前沿技术实验共享平台,中心以脑测量为基础,建立具备超高空间与时间分辨率,能解析精细脑结构与功能的国际最先进、亚洲规模最大的科研型无创扫描硬件系统中心。
目前,该中心已拥有从小动物到人体全套磁共振成像设备,包括一台超高梯度场强3T Connectome磁共振系统、一台高场7T人体磁共振系统、两台临床型高端3T磁共振系统、一台11.7T高场小动物磁共振系统,以及一系列近红外光、脑电等实时脑功能监测系统,搭配直流电刺激、经颅磁刺激、超声脑刺激等脑调控系统。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冯建峰对第一财经记者称,11.7T的高场小动物磁共振系统已经开始使用,未来,中心还将依托上海市脑与类脑市级重大专项建设脑磁图等其他脑功能测量高端设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