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低代码开发平台,为什么会引起IT从业者的重视?

2019-08-13 16:14发布


说到低代码开发平台不得不提到零代码开发。

所谓零代码软件开发,并非一个全新的概念。早在1992年,最早的零代码企业软件构建工具就出现在了微软的Office套件中,很多企业极客都记得那个叫做Access的数据库应用。只不过,当年的Access只是一个单机版的应用,数据共享依赖繁复的企业网络,而且它也只是提供了一个关系数据库的可视化界面,可以加快构筑业务数据表,关联关系以及用于输入输出的表单和报表。

刚开始的时候,这个门类并不被行业认可和重视。对于技术人员来说,零代码工具显得繁琐,且不足够灵活,对于非技术人员来说,虽然不用写代码,但充满技术用语的界面和对象抽象的难度,也让他们望而却步。这个门类首先吸引的用户是非技术出身的企业极客,他们清楚应该如何解决企业管理中的特定问题,而且善于运用此类高弹性工具。

任何新生品类都必然会经过产品成熟度的发育之旅,到近几年,这个品类的国内外产品都已经在产品能力和界面表现力方面又长足的进步,具有开源性质的低代码开发平台解决了零代码开发所受到的部分限制。

什么是低代码开发平台?

低代码开发平台是指围绕企业数据和业务管理需求,通过可视化方式设计数据结构,用户交互形式、设置访问权限和定义工作流程的平台,是在零代码开发平台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探索升级发展而来的,在灵活性上提升了不少,同时可以兼顾企业通用管理流程。

软件的应用特点和二次开发能力共存也不是一个新鲜事物。用Excel软件构筑一个个人所得税计算器,让用户可以输入自己的工资,即可得到应缴税额,对于使用者来说是应用,对编制这个Excel文件的人来说是开发工具,但他们用的都是Excel。

为什么企业软件领域可以实现低代码开发?

为什么游戏和社交软件做不到低代码开发,而企业软件市场却出现了低代码工具?是因为企业软件的开发比较简单吗?

当然不是。能够模式化完成一个工作的原因在于这项工作具备可重复性,就像我们会用3D打印制作一两件零件,但如果要生产成千上万个同样的零件,我们宁可花费成本先去制作模具。企业软件可以模式化开发的原因就在于大多数企业管理软件都由非常类似的需求和实现方式来构成,如果不积极利用这些相似性和模型化方法就需要不断重复发明类似的轮子。

当然也并非所有的企业应用都有相似性。在特定行业和职能中总有一些需要专门化设计和开发的应用,这就是低代码开发平台可以拓展的那部分。

为什么低代码开发平台具有难以替代的优势?

1.满足企业的多样化需求

企业软件需求的多样化是定制开发模式的起源。虽然标准软件产品能够满足企业应用需求中的共性部分,但是因为行业、规模和产品内在特性的差异,每个企业的管理方式和流程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它还会根据企业的规模阶段不断演变。这种差异在不同职能中程度不一,一般来说,围绕产品设计、制造和服务履行的核心业务流差异度更高,而人事,财务等价值创造的支持环节差异度比较低。

在这种背景下,用户始终在寻求一种既能保持足够的灵活性,又能够控制开发的成本和复杂度的方法,低代码开发平台基本就是直接针对这个问题而诞生的。

2.从定制开发中需求沟通的痛苦中解脱

企业软件实现过程中的第一痛点还不是贵,而是需求沟通的复杂。有业务需求的人不是开发软件的人,能够开发软件的人对业务痛点并没有切身的体会和经验。于是行业非常依赖专业的企业软件需求分析和实现方法设计能力,但这个能力是非常稀缺的资源。这也难怪企业软件开发需求的提出主体总是五花八门的,他们之间也需要进行复杂的沟通和信息汇总。

更要命的是,很多时候需求在实施之前都无法100%确定,企业自己无法提出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这时候,要么需要求助于咨询机构这样的外脑,要么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这两个方案听起来都不令人舒适。前者绝非普通中小企业所能够承受,后者可能会影响系统的开发和实施质量。

低代码开发平台的出现让走一步看一步的方案变得更加现实。如果整个系统过于复杂,可以先从一个具体的环节开始,局部数字化(比如先把订单管起来)。反正用平台搭建的速度足够快,用户甚至可以利用代码生成器来生成企业应用原型,在实际使用中进行验证,确认了终端用户可以掌握,原先识别的问题可以被有效解决之后,再继续推进更完整的实施。

可以这么说,低代码工具可以让开发者和使用者之间的距离充分缩短。甚至可能在一两个小时的搭建后就能够确认这个方案是不是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

3.在企业内部实现数据互通

在企业IT中,还有一个致命痛点存在,那就是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相互隔离,不能综合使用,使得企业难以进行跨职能的数据相关性和因果分析,也难以实现跨职能的数据自动化。

比如要分析一个价格调整措施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这个工作在任何一个孤立的信息系统中是无法完成的,而如果要做到,就至少需要从采购,销售,营销和财务系统中获得数据。同样的道理,企业也很难在遇到财务目标无法达成的情况下,自动做出最优的价格决策。这些都是影响企业运营水平至关重要的问题。近年来,Gartner提出的Paced Layer架构,以及阿里给电商企业提供的中台方案就是针对这种需求的反馈。

大企业当然可以投入专门的资金来打造数据中台性质的系统,但小企业支付不起,并不代表他们不想获得这样的能力,低代码开发平台以较低的成本提供了这种可能性。

4.突出的成本和效率优势

低代码开发平台和原生代码开发相比到底能够提高多少效率目前还没有精确的计量,但代码量上至少可以节省80%,传统开发模式需要一周完成的工作,低代码开发平台通常一天就可以做到。

5.开箱即用和自己动手的两全

和成型的企业应用相比,代码开发平台看似有一个缺点,就是依然需要“搭建”。这有点像整体家具系统,摆在样品间很好看,但是实际买回家还需要施工人员来拼装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复杂,作为一个通用平台,一开始自然不可能获得各个行业的最佳实践,让每个企业都能够看到“样板间”效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企业和集成商的参与,样板间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大,因为后者提供的是一个固定家具的摆设效果,而前者能够根据不同的房型,提供不同的家具组合方案。

而且,在足够明确的细分市场下(比如金属加工制造流程管理这样的颗粒度),可以在低代码开发平台上开发出完全开箱即用的应用,直接分发给不同企业使用,有了开箱即用的能力后,就能够大大加速企业采纳的意愿。

6.平台特征提供的计算能力保证

在数据库应用中,有一个潜在的计算性能问题,尤其是在大规模数据表中进行复杂查询和联动计算时。如今,很多行业的企业数据规模都从数千数万条记录增长到百万,千万,甚至电商厂商轻而易举可以达到亿级数据。在制造和物流行业,物联网技术也必然带动更多的联网对象,产生的数据不仅规模巨大,而且计算形式也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

对于定制实施系统来说,要分别通过分布式数据库,流式计算等先进技术来克服性能问题是一件极其昂贵的事情。地代码开发平台虽然为用户提供的是一个应用级的产品,但因为它范式统一,就有机会将这些基础计算隐藏起来,让用户不必关心这些后台事务就能够获得高性能的计算服务。

低代码开发平台的适用范围很广,中小型企业、大型企业的IT部门、传统软件公司等均可使用,而基于平台可开发出OA、ERP、CRM、BI、HRM、BPM、APP等众多信息系统,如果开源性没毛病,绝对值得尝试。

案例:http://www.learun.cn/Home/VerificationForm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