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中芯国际公布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截至6月30日,中芯国际第二季度销售额为7.909亿美元,相比今年第一季度的6.689亿美元增长了18.2%,而去年同期为8.91亿美元。
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芯国际毛利为1.512亿美元,相比于今年第一季度的1.221亿美元增长了9.0%,去年同期为2.178亿美元。毛利率为19.1%,上一季度为18.2%。
财报显示,中芯国际第二季度销售额增和销售成本都有一定程度增长,主要与该季度晶圆出货量增加有关。
第二季度按应用划分的收入占比分别为:通信48.9%、消费电子31.1%、计算机4.6%、汽车/工业6.7%、其他8.7%。其中通信方面相比于上一季度43%的占比有较为明显的提升,消费电子类则仍在继续下降。
纵观各地区的营收贡献占比,来自中国的营收依然过半,达到了56.9%;欧亚地区占比为15.6%,美国的占比从第一季度的32.3%下滑到了27.5%。
按不同工艺划分来看,收入占比分别为150/180nm (38.6%)、55/65nm (26.2%)、40/45nm (19.2%)、110/130nm (6.5%)、250/350nm (4.0%)、28nm (3.8%)、90nm (1.7%)。可以看到,150/180nm工艺贡献营收占比有一定程度下降,而90nm以下的工艺则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关于中芯国际第二季度各大晶圆厂的产能情况,上海和深圳8英寸厂以及北京12英寸厂在这一季度都有一定产能上升,而总的月产能从466,575片上升到482,575片,主要得益于北京12英寸厂的产能持续扩充。
值得一提的是,中芯国际上海12英寸厂产能下滑了4,500片。不过公司整体产能利用率从第一季度的89.2%上升到了91.1%。
按照服务类型来看,晶圆代工方面还是占据着93.9%的极高比例,光罩制造、晶圆测试及其他方面占比从今年第一季度的5.8%增加到了6.1%。
14nm客户风险量产
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博士和梁孟松博士在财报中指出,世界整体局势仍存在不确定性,但伴随产业回暖与公司内部改革,中芯国际逐步走出调整期,成熟工艺平台显著增长,先进技术发展持续突破。
中芯国际方面指出,公司二季度业绩成长强劲,在智能手机、物联网及相关应用带动需求,营收环比增长18%;来自中国和欧亚区客户营收增幅明显,环比成长分别为25%和34%。
梁孟松博士加入后,中芯国际先进制程研发不断提速。今年5月,上海中芯南方FinFET工厂顺利建造完成并开始进入产能布建,梁孟松博士在第一季度财报中透露,12nm工艺也已经进入了客户导入阶段。
在第二季度财报中,赵海军博士和梁孟松博士表示,中芯国际FinFET工艺研发正持续加速,14nm已经进入客户风险量产阶段,预期今年底将贡献有意义的营收。第二代FinFET N+1技术平台也已开始进入客户导入,未来将与客户保持长远稳健的合作关系,把握5G、物联网、车用电子等产业发展机遇。
关于今年第三季度,中芯国际预计收入将会增加0~2%(及不含阿韦扎诺晶圆厂增加2%至4%),毛利率将落在19~21%范围内。收于预计将在2.94亿美元到3亿美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