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毅的思考时间 丨 ID: junyidesikao
金属钴这个东西, 可能大家比较陌生,毕竟它的名气没有锂之类的金属那么大,看上去离我们很远。但是实际上,它是极为重要的制成原料,无论是对于手机电脑这些数码产品,还是航空航天所需要的超级合金。当然了,一直到2016年之前,金属钴的用途还仅限于电子消费品和航天工业。
但是,最近两年电动汽车全球的生产制造逆天而上,生生凿出了第三个钴的应用产业。跟电脑手机这些小型锂电池不同,电动汽车所搭载的电池又重又大,钴最主要的用途,就是用作电动汽车的正极材料制造,那么每辆汽车需要用到的金属钴的数量就很可观了。以特斯拉为例,一辆特斯拉M3,需要用到约7公斤的钴,作为一个稀土产品,与各个兄弟金属相比,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是一个庞大的,并且仍然在以超高速成长的市场:只看国内,2018年以前全国就有200个新能源汽车的项目投产,整体的投资金额已经超过了1万亿人民币,大家计划产多少车呢?满载产能整整有2124万辆,作为对比,丰田2018年全年全球也才卖掉了2000多万辆汽车,所以这2000万辆的产能一开始就不是打算只供给国内市场的。2035年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将达到1125万辆,是2017年15倍以上。这也导致钴的价格一路暴涨,伦敦市场交易价格已经是2年前的4倍以上。到2040年,全球工业(包括陶瓷等工业)对金属钴的需求将是现在需求量的93倍。
有意思的是,从2002年开始,中国就已经一步一步开始在非洲布局,到今天,我们对于全球金属钴产品的矿产源地、精炼、销售和市场应用的控制已经有了相当的成绩,说一句掌握了全球的金属钴命脉也不为过。在钴化学品领域,中国去年产量占全球的80%左右,单看电池,全球电池制造业产能67%来自中国,相比而言美国占比仅为9%。
钴的开采和生产
钴这个东西,就像钻石那样,地球上本身的储量并不少,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工和销售。2015年世界探明钴储量710万吨,足够开采57年。主要集中在刚果(金)、澳大利亚、古巴、赞比亚和俄罗斯,这几家一共加起来约占世界钴总储量80%。这其中,又是以刚果(金)为最多,他们一家的储量就有340万吨,占全球钴储量的48%,居世界第一位。
这时候,就到了基建狂魔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在刚果,中国花费十几年凿开的护城河,终于派上了用场。
刚果的矿产,在非洲干旱的最深处,这里是非洲的中部,2002年那个时候,刚果的基建还是一塌糊涂,钴是铜的伴生矿,所以非洲人们跟我们一样,产了矿,就用人力背出来。那时西方资本也投入了贷款,但是他们的贷款往往附带有各种各样苛刻的条件。我们则不一样,我们直接派了中建过去修桥架路,从2007年到现在,仅仅是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就往那里投资了90亿美元。更不要说数以千计,整整两代施工队的人力投入。
全刚果一共有10座大型的铜和钴矿山,但是,其中5座矿山的控股公司为瑞士的嘉能可公司,在我们进入之前,这是瑞士公司的100%控股。其他还有五家公司,一人一座矿山:美国自油港公司、哈萨克斯坦欧亚天然资源公司、阿联酋Shalina Resources公司、中国五矿集团和金川集团公司各控股1座矿山,中国企业拥有其中的2座矿山。其中,瑞士的嘉能可公司控制的5座矿山,钴资源量占到了刚果全国钴资源量的67%。2016年,中国的另一位玩家入场:洛阳栾川钼业集团从美国自由港麦克莫兰(Freeport-McMoRan)公司那里收购了全球最大的铜钴矿滕科·富古卢姆铜钴矿超过一半的股权。实际上掌控了这座最大的矿山。幸亏这事办的早,不然现在早就买不到了。这样一来,中国在刚果就拥有了3座矿山,产能占到了刚果全国的35%。
这里你可能会觉得不满足,那瑞士那里不还有那么多矿山么?但是矿产资源,就跟饭店做饭一样,你只能种菜养猪,不会加工,那又有什么用呢?照样没人来你这里吃饭。所以,世界第一工业国在这十年间,一手买矿,一手悄摸摸地把钴产品的精炼生产也抓了过来。
从2000年到现在,世界精炼钴的主要产地由非洲转向欧洲,又转向了中国。1990年,全球精炼钴产量2.7万吨,其中刚果(金)9950吨,苏联6300吨,赞比亚4670吨,三个国家精炼钴产量占全球比例达77%,中国的数字极少,可以忽略不计。2006年后,中国精炼钴的产量迅速增加,从2006年开始就已经超越芬兰,已经连续十三年成为第一大精炼钴供应国,而且跟以前不一样的是,这个第一大精炼钴供应国的占比一直都在增加,相对比前任的芬兰最高只占18%,现在我们已经占到了全球产量的43%。
那么, 这么多的钴,都是哪家中国公司生产的呢?这个隐形的巨头,是甘肃的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是不是很眼熟?没错,这家公司在刚果拥有一整座铜钴的矿山!
不仅是精炼钴这样一个制成品,你把这精炼钴造出来了,是为了干啥?无非就是拿来造汽车电池么。中国的宁德时代,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2016年,宁德时代从宝马汽车那里拿到了数十亿欧元的电池订单,大众和本田也计划向宁德时代采购。所以,才有了前文提到的“在钴化学品领域,中国去年产量占全球的80%左右,单看电池,全球电池制造业产能67%来自中国,相比而言美国占比仅为9%”。
而且在这个领域,中国企业在不同的领域跟领先的松下电池也有了扳手腕的能力,不是大家固有印象的那个“只能造点低端产品,有点技术含量的都搞不出来”的打工仔了。
中资企业在刚果从上游的矿山,到下游的加工销售,不断购买,金属钴被誉为“21世纪的石油”,控制了钴,就好像控制了中东的油田。并且,在我们掌握了钴的生产销售网络之后,那么矿山也就理所当然地可以开始缺货了:2018年全球钴供应量为108504吨,全球钴消费量为113324吨,缺口4820吨,那么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钴的产量会稳定地维持在每年刚好缺那么一点的水平上。
中国在2016年发布了最为激进的电动汽车计划,本来德国和日本的传统车企,比如丰田,大众等等过于自信,他们认为按照技术发展,纯电动汽车的时代不会一下子到来。也就没谁去关注钴的问题。所以这一点非常不正常,美国,德国,日本,是汽车工业的传统强国,对应的,世界各地的油田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但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他们似乎一点不着急,一点不上心,在中国企业出现之前,掌控钴的生产的,都是类似瑞士,芬兰这种国家,它们在汽车工业上十分羸弱,也没有强大的国内市场,所以把钴生产的优势拱手让给了中国。我们花费了十五年,终于慢慢掌握了“21世纪的石油”。
德国车企比如大众宝马,从头到尾就看不起新能源汽车,它们一直都觉得在动力系统方面,自己的优势简直大如天,特斯拉一年卖出几万辆,百公里加速不到3.5秒的时候,大众才发布一个概念车,等比亚迪的电动大巴已经全世界到处跑的时候,大众还在纠结电池是找日本合作,还是本国自产。
等到他们意识到这一点,再想把优势夺回去,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在刚果的矿区,唐人街早就修了起来,路是我铺的,工人是我训练的,设备是我造的,那你拿什么和我斗?德资,日资这个时候就很难再打入钴资源这个市场了。去年的7月份,日本丰田,日产汽车和日本的经济产业省开过一个会,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供应,会的内容也很简单:我们搞不到价廉质优的钴供应了,政府能不能想办法支持一下?
如果那么容易就能支持一下,我们也就不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花了十几年,又是修桥修路,又是培训工人了。中国已经拥有了制造电动汽车最全的产业配套,特斯拉上海工厂投产后,每年产能是50万量,届时,相关的制造设备,管理经验人才,物流供应链也会留在中国。
十年磨一剑,不知道大家对于我们在非洲的投资,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