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时空大数据创新中心提出“新型邮编”建设,也就是将个人ID代替邮政编码实现更精细的地址定位,然而这项建议仅仅还停留在讨论过程,国家邮政局并未有官员进行官方声明,邮政官网上也并没有发布相关的最新内容。
其实早在2018年3月8日,国家邮政局官网上就刊登了一则《关于改进邮政编码的建议》的公告,其中首先说明了目前邮政编码存在的问题:
编码位数较少,只能满足出口粗分的需求,无法满足进口邮件细分的需求,邮件分拣自动化和邮政网络数位化两大目的未能得到充分体现;社会虽然较为广泛地接受邮政编码,但客户不清楚自己所在区域邮政编码的现象较为普遍,书写不准确、不规范的现象较为突出,后面几位弄不清就用0代替,造成邮件无法按码分拣或错分;邮政编码的作用功能较为单一,难以为客户提供更大的方便。这些问题影响了邮政编码作用的充分发挥,某种程度上邮政编码给人以“形同鸡肋”之感。
这份公告中提出了以下改正的建议:
原则上在现有邮政编码的基础上进行扩码升位。借鉴日本邮政的编码规则,在现有邮政编码数字后使用字符“—”,后面增加3位,解决邮政网络数位化程度不高的问题。这种编码方式具有延续性,便于为社会接受,也较易于推广。在现有邮政编码的基础上,农村可对各行政村进行编码,城市可结合投递部的设置、投递段道的划分按主要道路分隔出的小块区域进行编码。将上述编码连接在现有邮政编码之后,构成新的邮政编码。对于行政区域较大、号码资源较为紧张的市,可对现邮政编码的第4位进行调整。
那么,实现新型更精准的个人ID式邮票有什么不妥呢?
首先是个人地址变化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一生都不可能常居一个地方,学生在大学和家乡中来回,务工人员在大城市与家乡中往赴。况且有的人会出售原先居住的房子,这会带来更换个人地址的麻烦
其次是个人信息易泄露
采用更精确的个人ID之后,几乎就是将身份证上的地址信息编码了一次,不法分子很容易通过ID查询到居住地址。
以前采用只有几位的邮政编码,是因为通信不发达,邮局少,邮政编码只需要确定所在的城市即可,剩下的分发工作就交给骑着单车的快递员,这样的情况,已经是只有走过上世纪的人们才清楚的了。
新型邮政编码如果出现,将会将传统邮政编码作为其前几位数字,所以不必担心曾经代表乡愁的那几位数字被遗留在历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