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科技巨头插足金融业

2019-01-14 17:37发布

本文首发于智堡公众号:zhi666bao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去年下发了《关于支付机构撤销人民币客户备付金账户有关工作的通知》特急文件,要求所有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应于2019年1月14日前撤销人民币客户备付金账户,备付金将由央行接管。2019年1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将进一步修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

随着大型科技公司涉足金融业,尤其是支付服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其对于金融稳定性的影响。国际清算银行 (BIS) 总经理Agustín Carstens在这篇演讲中分析了这一问题,并着重探讨了中国科技巨头在金融业的迅猛发展会如何影响金融稳定,以及中国人民银行为何要出台上述监管规则。

介绍

和你们许多人一样,我一直对创新改善金融服务的潜力感兴趣。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发展之一,是大型科技公司进军金融服务领域,向零售和小型企业客户提供支付服务、信贷、保险甚至财富管理。

这些大型科技公司在中国最活跃,尤其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蚂蚁金服以及腾讯公司。但在东非、南亚和东南亚、欧洲、拉丁美洲和北美都有大型科技公司的身影。如图1所示,“大型科技公司” ("Big tech") 的名称可谓恰如其分。在某些情况下,大型科技公司的市值甚至超过了全球最大的金融机构。

大型科技公司与金融科技公司 (Fintech firms) 有着不同的特点。虽然金融科技公司用数字技术提供金融服务,但大型科技公司的做法则相反:它们的主要业务是技术,而不是金融

特别是,大型科技公司的主要优势在于,它们可以利用现有的客户网络和业务线生成的大量数据。大数据是他们业务的核心。数据给了大型科技公司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但对公共政策制定者来说,这方面是最大的挑战之一。

大型科技公司涉足金融业始于支付服务,尤其是在中国。移动支付的技术解决方案在这里真正腾飞:在中国,用于消费的移动支付占GDP的16%,而在信用卡更受欢迎的美国和英国等国,这一比例不到1%。

大型科技公司还发放信贷,或以直接或与金融机构合作的方式销售保险和储蓄产品。近年来,在线货币市场基金 (MMFs) 也出现了显著增长。如图2左侧所示,蚂蚁金服旗下的余额宝基金在2018年9月拥有1.3万亿元人民币 (合2000亿美元) 的资产管理规模,成为全球最大的货币市场基金。它的收益率要高于一年期定期存款 (图2,右侧面板)。

在我看来,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在这里,大型科技公司的增长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 大型科技公司涉足金融业,是会带来一个更加多元化、更具竞争力的金融体系,还是会带来一种新形式的行业集中度、市场力量和系统重要性?
  • 大型科技公司的扩张,是由获取信息或降低交易成本等效率提高推动的,还是由规避当前监管体系的成本优势推动的?
  • 最后,公共政策应如何适应这些发展,以保护客户数据,并帮助维持强劲和均衡的经济增长?

我今天无法对这些问题给出终极答案,但文章最后我会再次提到它们。我将首先考虑大型科技公司在全球金融业活动的趋势和潜在驱动力。然后我将进入更具预测性的领域,分析大型科技公司对传统金融中介的可能影响,以及它给公共政策带来的新概念和实际挑战。

大型科技公司的趋势和潜在驱动力

尽管大型科技公司和金融科技公司在金融服务领域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但它们的增长依赖于相同的驱动力。需求是一个因素:未满足的客户需求、消费者偏好、iPhone一代的使用便利。供给是另一个原因:获取多种来源的数据、技术进步、监管缺乏、行业集中度上升和缺乏竞争。

金融科技信贷 (包括大型科技公司的信贷) 的发展,在不同经济体之间差别很大。图3中的红点显示,中国、英国和美国的人均金融科技信贷较高。然而,在阿根廷和巴西,大型科技公司贷款在金融科技信贷总额中所占的比例最高。但是这些国家的金融科技信贷市场规模非常小。

如图4所示,这些发展差异反映了经济增长、金融监管力度和银行业竞争程度的差异。有趣的是,与金融科技信贷相比,大型科技公司信贷更能从更宽松的金融监管和银行业集中度提高中获得提振

然而,宏观经济和制度的驱动只是故事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理解大型科技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让我详细介绍一下它们商业模式的一些特点。

大型科技公司对金融中介有何影响?

与传统银行不同,大型科技公司没有传统的分行网络来与客户互动。相反,大型科技贷款机构利用其在线平台和其他来源 (如社交媒体和客户的数字足迹) 的专有数据,为客户构建一幅画像。值得注意的是,是否发放贷款的决定是基于预测算法和机器学习技术

这给大型科技贷款机构提供了一种客户评分的方法,这种方法本身就能让它们比传统银行拥有优势。传统银行通常更依赖于人的判断来批准或拒绝信贷申请。而且,这也适用于那些无法提供经审计财务报表的中小型企业 (SMEs)。

初步证据表明,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交易数据可以帮助预测还款前景。如图5所示,至少在短期内,阿根廷Mercado Libre的信用模型在预测企业借款人损失方面要优于当地的征信所 (Credit bureau)。

然而,这种新的金融中介过程可能存在副作用。首先,大型科技贷款技术不涉及人工干预,也不涉及与客户的长期关系。这些贷款都是严格意义上的交易性贷款,通常是短期信贷额度,如果企业状况恶化,这些额度会自动削减。这意味着,在经济低迷时期,对SMEs的信贷可能会大幅下降,造成较高社会成本。对这种新型金融中介的全面评估需要一个完整的商业和金融周期。

第二点与大型科技贷款机构的商业模式有关,这与传统银行的商业模式不同,至少在小企业贷款方面是如此。传统的商业银行收取小额存款,然后将其转化为大额贷款。但许多大型科技公司首先发放贷款,然后再筹集资金为贷款融资。不同公司的融资模式各不相同,一些公司依靠内部渠道和银团贷款的组合,另一些公司则主要依靠将贷款重新打包并出售给第三方投资者 (证券化)。

因此,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新式的“发起-分销”模式 (Originate-to-distribute models)。大型科技贷款机构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差是什么?大型科技公司有多少风险共担 (skin in the game)?这种新的“发起-分销”模式是否会造成激励问题和金融不稳定?

第三点与大型科技公司在支付系统的主导地位,使它们能够在更广泛的金融体系中发挥作用有关。例如,在中国,一些货币市场基金的规模可能会带来潜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这些基金发放较长期的高风险信贷,但资金来源是可以即期平价兑付的,并可以用于支付。这可能会引发信用和流动性风险

大型科技公司支付服务的客户也在大型科技公司账户上保有可观的余额,以便使用其支付服务,这就是所谓的托管账户或“第三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 (“float”, 下文称备付金)。如图6所示,备付金代表了大型技术公司的一个庞大且专属的资金来源,并且不支付任何利息。众所周知,大型科技公司将这些资金存入银行的活期账户以赚取利息 (见图6中的红线)。如图7左侧面板所示,大型科技公司过去常常同时在多家银行持有资金。这就造成了第三方支付平台与银行之间复杂而不透明的双边关系

在这种单层体系中,大型科技公司可以绕过传统的双层银行体系——即商业银行代表客户进行支付,而央行是商业银行的银行。就大型科技公司而言,它们可以利用备付金向资金短缺的小型银行放贷,或者通过影子银行系统放贷

出于这些原因,中国当局最近出台了新的规定。让我谈谈这一点以及对公共政策的其他影响。

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为了理解公共政策应该如何适应金融中介的这些变化,我们需要了解大型科技公司活动带来的社会成本和收益。

第一个挑战是可能存在的金融稳定风险。特别是,如上所述,大型货币市场基金可能会带来系统性金融风险,因为一旦发生信用或久期损失,它们可能会受到投资者的挤兑。

此外,如果大型科技平台将客户资金直接存入银行,它们就会创建一个不受央行监管的平行支付系统。这可能会破坏金融稳定,并使支付免受当局对洗钱等非法活动的审查。

公共当局已经注意到这些风险,并已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例如,中国人民银行(PBoC) 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CSRC) 已经对货币市场基金的即时赎回设定了上限。与此同时,他们增加了披露义务,以避免误导性的广告。

中国人民银行最近还对大型科技公司的支付、准备金要求和中央清算要求进行了改革。

首先,从2019年1月起,中国人民银行将要求大型科技公司对托管账户保持100%的准备金要求。如图8所示,通过这种方式,备付金被隔离在PBoC的一个专项准备金账户中。这非同寻常,因为大型科技公司不是银行。这种变化的影响类似于一个狭义银行系统 (Narrow banking system),因为它降低了大型科技公司提供平台信贷的能力

其次,自2018年6月以来,大型科技公司不得不通过官方授权的清算所 (Clearing house) 进行支付。从图7的右侧面板可以看出,双层清算体系的建立提高了中国支付体系的透明度。这使得中国人民银行能够监控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的客户资金。

第二个挑战与垄断力量引发的传统福利问题有关

现在判断大型科技企业对竞争的整体福利影响还为时过早。如果大型科技公司的进入主要是由它们相对于现有银行和保险公司效率提高,或者是由于它们能够获得更好的信息和筛查技术,那么大型科技公司将提高金融部门的效率,并帮助实现普惠金融。这可能会诱使现有的金融机构采用类似的技术,从而使金融系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有效。但如果大型科技公司的进入主要是由市场支配力推动的,或依靠利用监管漏洞和网络外部性的随波逐流效应,这可能会鼓励银行采取新的冒险形式。公共政策的解决方案将是填补监管漏洞。

第三个挑战是,大型科技公司发展所引发的问题超出了审慎监管的范围。其他公共政策目标也可能面临风险,比如保护数据隐私、消费者保护和网络安全

数据隐私和消费者保护并不仅仅意味着打击违规行为,并教育消费者他们的数据是被如何使用的。它们还包括避免在信用评分、信贷供应和保险方面的歧视。即使种族、宗教、性别等敏感特征不包含在数据库中,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也可能会根据地理或其他因素自动填白。

网络威胁也对全球监管机构构成挑战。一家为许多金融机构提供第三方服务的大型科技公司,无论是数据存储、传输还是分析,如果发生运营故障或网络攻击,都可能构成系统性风险。

结论

最后,让我回到我在开始时提出的三个问题上来。

  • 大型科技公司涉足金融业,是会带来一个更加多元化、更具竞争力的金融体系,还是会带来一种新形式的行业集中度、市场力量和系统重要性?

大型科技公司的快速发展无疑带来了好处,但这些好处必须与潜在的坏处相平衡。大型科技公司可能会提高竞争和实现普惠金融,给现有金融机构带来可喜的创新压力,并提高金融服务的整体效率。然而,这类公司可能会增加市场集中度,并产生新的风险,包括由于它们与更广泛的金融体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系统性风险。因此,理解大型科技公司如何适应当前的监管框架,以及监管应该如何组织,是非常重要的。

  • 大型科技公司的扩张,是由获取信息或降低交易成本等效率提高推动的,还是由规避当前监管体系的成本优势推动的?

监管机构必须为所有参与者、现任者和新进入者提供一个安全和公平的竞争环境。与此同时,它们必须培育具有创新和竞争力的金融市场。提供类似服务或承担类似风险的公司不能在不同的监管制度下运营。这将造成监管缺口,新的商业模式将关键活动转移到当前监管之外。与此同时,新的挑战正在出现。其中一些已经超出了传统金融监管的范围,例如客户数据的收集和共享。尽管如此,这些趋势可能对传统金融中介模式的演变和参与者之间的竞争产生深远影响。

  • 最后,公共政策应如何适应这些发展,以保护客户数据,并帮助维持强劲和均衡的经济增长?

公开、坦率地讨论公共政策目标和应对措施,符合世界各国政府的共同利益。我们必须共同努力,既要利用大型科技公司的潜力,又要管理其风险。全球安全与稳定将受益于监管机构之间的更多合作和更多信息共享,尤其是在大型科技公司跨国运营的情况下。与大多数金融监管一样,国际协调是重头戏。

正如中国童谣所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合作赋予力量。

编译:钟政昊

参考资料

Agustín Carstens, "Big tech in finance and new challenges for public policy", Keynote address at the FT Banking Summit, BIS, 4 December 2018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智堡立场;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确认后第一时间删除,谢谢!

初见智堡,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zhi666bao);喜欢我们的文章,敬请帮助我们分享传播。喜欢智堡,欢迎使用我们的APP、小程序。常驻智堡,请订阅智堡精选,支持智堡的通天之旅。

文章来源: https://www.toutiao.com/group/6646223955654869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