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描述5G的十大关键技术时,列了其中一个关键技术是:毫米波通信(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
在讨论毫米波通信技术之前,我们有必要知道毫米波的波长(或频率)覆盖范围。
通常,人们定义波长范围从10毫米至1毫米,或者频率范围从30吉赫兹(GHz)至300吉赫兹(GHz)的电磁波为毫米波(如下图所示);在实际应用中,毫米波通信是指以毫米波作为信息传输载波实现的通信方式,分为毫米波波导通信和毫米波无线电通信两大类。我们在5G关键技术中讨论的毫米波通信,具体而言指的是毫米波无线电通信。
依据在晴朗天气环境下的较理想实验测试结果,我们发现毫米波的无线传输中存在四个衰减较小的工作窗口,分别对应的频率值为:35GHz、94GHz、140GHz和220GHz(如下图所示)。而在实际应用中,构成大气成分的分子吸收过程(包括氧气、水蒸气等)、降水过程(包括雨、雾、雪、雹、云等)、大气中的悬浮微粒物质(尘埃、烟雾等)以及复杂环境(包括植被、地面、车辆、行人、建筑物等),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会使毫米波信号受到衰减、散射、极化改变等的负面影响,使得毫米波通信系统被动引入噪声干扰,从而导致毫米波传输信号的接收灵敏度急剧下降。
但是,毫米波通信的应用优势也很明显:
1.与自由空间无线激光通信(FSO)技术相比,毫米波信号无线传输过程受气候的影响要小得多,或者可以认为其具有全天候无线通信特性。
2.与微波通信技术相比,毫米波通信系统中的元器件尺寸体积要小得多,所以毫米波通信元器件更容易实现小型化集成。
3.最重要的是毫米波通信过程具备极大传输带宽。通常认为毫米波通信带宽超过从直流到微波全部带宽的10倍;即使考虑其在四个衰减较小的工作窗口实现无线信号传输,四个工作窗口的总带宽也达135GHz,是微波以下通信方式各波段带宽之和的5倍。在无线频率资源日趋紧张的今天,无疑极具吸引力。
显然,作为5G十大关键技术之一的毫米波通信技术在其应用过程中,我们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它具备大带宽、全天候和易集成的优势,使其更好的为5G多类型接入应用服务。
最后,还得补充一句我说过的老话:以上只是个人浅见,读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供大家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