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IGITIMES杜念鲁
在工业4.0、物联网(IoT)、工业物联网(IIoT)、工业人工智能(IAI)等技术的引领下,制造业目前掀起了一波自动生产、智能制造的风潮,透过导入机器手臂、无人搬运车(ACV)等外围设备希望能提升自动化的程度。不过,在自动化外围设备导入的同时,制造业者也企图透过导入流程机器人(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RPA)软件的协助,提升整体自动化的效益。
制造业者表示,自动化转型升级到智能制造,主要就是为了降低对人力的需求,尤其是针对一些重复而单调的工作,希望能透过机器设备自动化的发展,降低人力使用的比重。更进一步的则是希望将原本从事单调、重复工作的人力,移转到其他生产环节中,借以产生更高的生产效率。
不过,制造业者透露,除了生产线上的工作,可以借由自动化设备导入的方式,透过智能制造降低对人力的需求外,在生产流程导入生产线的前/后,或者是在很多工作上繁琐、重复的事务事项上,也可以透过流程机器人的自动化协助,降低对行政/后勤人力的需求。
不仅可以降低对人力的需求,在搭配整体自动化的规划上,也能进一步提升自动化的效益。不过,相关业者也强调,流程机器人与目前被广泛提及的人工智能(AI),是不同的两种概念,流程机器人所执行的流程自动化内容,强调的是不需要进行判别的重复性工作,一旦涉及到判别的部分,则流程机器人还是需要与AI另行结合。
相关业者指出,目前流程机器人应用的领域,一般可以包括业务、人事、财务、供应链管理、IT及审查等不同的范畴。但主要是偏重在像是建立报价单、合约管理、薪资津贴核算管理、对帐等例行性的一般事务。不过,由于制造生产上也有不少是属于重复性的工作项目,因此,也开始有制造业者希望能将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的应用导入到生产线上,像是协助从事生产前的准备工作之类。
所以,流程机器人的应用目前除了一般传统应用领域中的重复性业务外,也有制造业者希望能将流程机器人应用在前端的生产线备料等工作上。据了解,包括富士康、仁宝等制造业者对导入流程机器人的应用有相当的兴趣,甚至也已经有业者着手进行导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