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搜集用户个人信息和个人数据方面,现在的互联网公司都在不遗余力的追求获得更多:各种工具各种画像,互联网用户在平台眼里就是一个个肉鸡。
只要触网:我们的行为将是一览无余。当这种现象愈演愈烈的时候,当你的一举一动都是在被监视的情形下,你是否还有上网的热情呢?
了解用户的行为数据,不代表你可以主动沟通并告知用户我知道你在干什么。这样的公司肯定是走不远的。
下面这个事情是促使我写本篇的诱因:
我刚打开一个媒体推广平台的后台,不到十分钟,这个媒体推广平台的傻X销售就微信找我了:“王总,看到您刚才登陆账号,是考虑好了吗?”——意思是催我充值,说充值折扣的活动马上就要结束了。
我一瞬间感觉到自己被人偷窥了,虽然我也知道我的用户行为在任何平台后台都是被记录的,但是这么快这么直接的反馈还是第一次遇到。下一次我真的很不想再登录这个平台了。
如果你确实是我需要的,我肯定会找你,即使你不主动找我。如果你不是我需要的,你即使天天求我,我也会拒接。做销售的不懂这个道理吗?
我们生活在一个裸奔的时代,即使出台了互联网信息安全条例等法规,还是挡不住个人信息泄露的泛滥。
隔三岔五就会有大型平台数据泄露的新闻曝出,中外互联网公司都不能幸免。
2017年月8日,美国三大征信局艾可菲,被黑客盗走1.43亿美国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同年3月,京东因内鬼监守自盗,50亿条个人信息流向黑产;2016年12月,京东被曝12G的用户数据包在黑产市场买卖;2015年,网易163、126邮箱被曝漏洞,近5亿邮箱账号、密码数据泄露;2014年12月,超过13万条的12306网站用户信息在互联网上疯传;同年,小米论坛遭黑客拖库,800万用户注册信息遭泄露……
2018年11月30日,万豪国际集团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其旗下喜达屋酒店的客房预订数据库被黑客入侵,在2018年9月10日或之前曾在该酒店预定的最多约5亿名客人的信息或被泄露。
2018年10月,Facebook宣布发生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信息安全事件,黑客利用它的程序漏洞窃取了用户的登录密码,入侵了大约5000万个脸书账号。2018年12月,《纽约时报》获得了一份 Facebook 数百页的内部文件,这是一份 Facebook 2017 年内部追踪与合作伙伴共享平台数据的完整记录文件。Facebook 跟这些公司有多年的数据交易关系,它还为一些大公司提供了用户隐私访问规则以外的更多接口。
在这个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每个人几乎都是透明的。在暗网里,各种被盗账户的信息都在进行交易和买卖。
数据与运营
互联网诞生的早期,数据的价值还没有被人发现,隐私更是不能被提上议事日程。
正如百度的Robin所说:“中国的网民愿意拿隐私换一些便利的”,中国的互联网产品从一开始就是从用户数据开始运营的,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是这样干的。
运营是什么?运营就是尽可能多的获取用户数据,通过数据分析采取针对性的产品和商务策略。
问题在于,随着互联网渗透程度的加深,我们个人用户被抓取的数据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就出现了“算法其实比你自己还要懂你”的现象:
通过数据挖掘和收集,我知道你的爱好,知道你的活动范围,知道你的详细信息,知道你的社交圈,知道你可能要做的事情,知道你的一切。
大数据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公民个体的安全带来了威胁。
算法人生
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被设置好的人生道路中。
电视剧《黑镜》里有算法支配的“终极”相亲软件。系统通过模拟计算出恋爱的所有数据,通过这些数据为每个人匹配“终极伴侣”——匹配度高达99.8%。
现实世界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是算法介入我们生活的程度已经越来越深。
淘宝为你推荐适合你的衣服:无论是款式还是价格,刚好适合你。头条和微信看一看给你推荐你喜欢读的文章,抖音和快手给你推荐视频,网易云音乐推荐你喜欢的音乐,高德滴滴帮你优化线路……只要有大数据的产品,都是算法在为你服务。
当然还有一些大的平台公司,它们的算法还是很笨拙的。
以新浪微博为例:一天到晚向我推荐婚纱摄影广告。但是我已经结婚好几年。这几年商家在微博的广告露出在我这里纯粹是浪费。
就因为我的个人资料一栏填写了:“单身”。我为什么一直决定不改?因为我知道:一旦改成“已婚”,幼儿园与孩子教育等广告会更多的到来。
甚至有时候我在想故意对平台进行数据污染:不填写真实的个人资料和个人偏好信息。这样是不是相对让商家的对我的营销不那么精准。但是有一点:阿里腾讯这里关于我个人的数据是最真实的,几乎没有太大的改变空间。
算法是为了让用户更加方便的享受服务,但是算法的过于庞大又能让人处于机器的控制之下。
通讯录营销
中国人的手机通讯录已经成了公共汽车:被各种大数据营销公司玩坏了。除了骚扰电话和微信添加,还有更多的玩法。
比如,一旦获取了某一类型客户的手机号,就可以通过伪造通讯录让视频平台帮你进行定向的精准推荐。家长客户一定是推教育类广告,房产客户推家装家居广告,汽车客户推汽车类广告……只要读取了通讯录,商家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做。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增量到存量时代,产品的作用就是榨干用户的每一滴血~我们也不想,我们还得养家。”
中国的网民的人口红利已经到顶,后面的竞争会更加激烈。这种情形下,用户的数据挖掘工作将会进一步的加剧。
互联网巨头和商家们会考虑到用户——有尊严的个体公民的感受吗?
人工智能时代加剧了这种数据滥用的趋势
数据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基础资源,人工智能的核心是数据与算法。再聪明的机器如果没有数据可以喂最终都会是个傻瓜。没有数据,再精妙的算法也没有意义。
5G和云计算为大数据提供存储和共享的便利条件。万物互联意味着三维空间的一切信息都可以数据化。人工智能时代更是有无数的机器在随时随地的采集数据:你在互联网及一切硬件设备上的每一个操作。
我们每个人都好像随时被一张网包裹着,随时随地的上传着关于个体的数据信息。很多时候,按照商业公司的调性:“不管有没有用,数据先采了再说”。
作为用户,我有没有权利在一个不被采集数据的环境中上网?
匿名上网的产品是怎样的?
也许有一天,我会对上网乃至任何形式的网络接入都会警惕乃至排斥。我会像《疑犯追踪》里面的人一样,尽量回到原始状态吗?Machine无时不刻的都在盯着你的时代也许已经到来。
匿名接入互联网会不会成为一个比较大的需求?
平台运营方不搜集用户的个人信息,用户在网站上唯一识别号就是个人id。用户的行为数据不被采集,用户产生的内容数据会成为平台的资源,为平台的商业运营提供价值。
可以用微信取代手机号作为绑定个人的手段。你不知道我是谁?你也无法联系到我:无论是使用这个产品的其它人还是平台管理人员,都无法获得用户在平台之外的联系方式。
平台的交易可以用虚拟货币,所有涉及到个人敏感信息的操作在平台都是不允许的。
当然,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对于一些违法的言论或素材,网警还是可以根据个人ip查到上网者。也就是说:“除非你犯法,否则你的一切个人信息和行为数据将不会被收集。即使涉嫌违法要调取公民个人上网信息也必须经过法院的批准,就像现在不经过法院的判决不得强拆一样。”否则,这个产品就成了暗网。这是我对这个产品的定位。
我期待这样一个网站或产品的出现,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期望。
谷社观察 I 产业观察,互联网分析,创业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