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7000元的手机二手估价才值700元?线上回收为啥“伤我心”

2019-07-12 07:48发布

翻翻你的口袋,你现在有多少部手机?再仔细翻翻你的柜子,看看有没有闲置已久,早已被遗忘在角落的?相机呢、电脑呢......?你看,人人其实都是“隐形富豪”。

2018年,我国废旧手机存量约为22.91亿台,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二手回收机遇。近年来,国家鼓励行业加强对3C数码产品的回收,天猫、京东、苏宁发起各类“手机以旧换新”活动,二手回收的春天似乎已经到了。

但是,此前有消费者在网上回收手机,却不想遇到了“糟心事”,钱袋子没保住不说,心里也感到“拔凉拔凉”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案例

一个订单两套标准,旧手机为何被“低估”?

刚刚过去的“6·18”电商购物节中,许多消费者用相对理想的价格买到了心仪的商品,但这之中并不包括来自广州的吴先生。

不久前,他通过天猫的“二手回收”活动向平台提供了一部使用时间不超1年半的三星Galaxy S9+手机,计划取得回收款约2500元,但不料最终“到手的不过750元”。

吴先生告诉记者,他最初仅购机时就花费了6999元。本次参加线上回收前,他先将手机拿到线下做了检测,结果显示“触屏、外壳没有明显刮痕,屏幕显示等各检测项均正常,预计估计2150元左右。”吴先生说,尽管这一回收价已让他心动不已,但与该电商平台“估吗回收”2512元的价格相比,“显然后者更有吸引力。”

有了线下的评估结果作支撑,吴先生以为2000元以上的回收款已是“板上钉钉”。不料,在他将手机交由平台方进一步质检后不久,却被告知该机存在“屏幕老化/透图字”等严重问题,价值不过753元,“这简直是当头一棒”。

对此,记者联系天猫平台回收业务客服,被告知“预估价与实际质检价有差异乃正常现象。若消费者无法与入驻平台,为消费者提供该业务的服务商协商一致,可以选择取消交易。”吴先生表示,事后他曾拿出回收前的实拍照片与平台服务商据理力争,申诉估价与实际情况不符,但对方始终未在估价问题上作出让步。最终,他选择退回手机,放弃回收订单并重新“验机”,但并未发现平台反馈的问题,“手机的价值确实被‘低估’了。”

吴先生的情况并非个案。去年底,本市的陈女士也在参与线上二手手机交易时“糟了心”:一台原本能正常使用,估价约300元的旧手机被平台以“开不了机”等为由压价至30元。记者经走访发现,除手机外,这类现象还广泛存在于电脑、相机等其他二手数码产品交易领域,且产品原价值越高,不同平台二手回收价的差异可能越大。

据iiMedia Research统计,国内用户对在线二手交易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约7.8分左右,其中“压价”等正是引发用户不满的直接原因。

聚焦

二手商品估价“天差地别”,剩余价值全靠“商家说了算”?

不仅在线上回收领域,线下市场中同一数码产品的估价也往往“天差地别”。此前,记者在爱回收、速回收、闲鱼等线上平台登记回收iPhone XR,在录入真实信息的前提下,记者发现该机型在几大线上平台的预估回收“差价”可达600元;而经咨询授权经销商及其他线下回收渠道,该机的估值差异最高亦可达500元。

线上回收业务需要消费者和回收商“隔着屏幕沟通”,因此即使回收商在验机流程、回收定价等方面有不规范之处,消费者也难以察觉,只能吃“哑巴亏”。然而,同一数码产品在线下渠道的回收定价为何也有明显差异?据北京市亿达(上海)律师事务所董毅智律师分析,目前二手数码产品回收领域并没有一套标准的价值评估体系,即使要建立该体系难度也将超乎想象,因“数码产品更新换代快,且随品牌不同,厂家提供的外观、配置方案大不相同,很难界定孰好孰坏。”此外,产品若在用户使用过程中被意外磕碰、损坏,随严重性不同带来的价值贬损程度差异也很难被准确判定。

除此以外,记者在实地走访中发现,线下二手回收市场存在较大的“议价空间”。比如,店员对某一数码产品提出3700元的回收估价,但当记者质疑“估值不如某线上平台或隔壁店高”时,对方会“改口”承诺其可为记者提供最高300元的加价幅度,将产品估值调整到与对方相同或相近的价位段。

“数码产品回收多少钱,有时全靠一张嘴。”从事手机、电脑等销售工作超10年的陈先生告诉记者,3C数码类产品没有统一的估价标准,它的“剩余价值”究竟如何需要从业者根据经验来判断,“虽然有大致的价格范围,但主观因素还是占上风。这样一来,随回收人员认识不同,‘差价’是必然的。”

观察

回收方式线上or线下?你说了算!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二手闲置年交易额达7420.1亿元,预估到2020年,中国二手闲置市场将步入万亿赛道,广东领衔该领域市场,广州、深圳走在全国前五。

二手市场孕育着巨大的产业机遇,消费者有望全面走入“循环经济”时代。然而,无论是选择参与线上回收,还是直接前往线下进行二手交易,消费者似乎都需要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那么,究竟哪种方式更可靠呢?常年关注互联网及电商领域议题的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赵占领提供了一个窍门:“小额优先线上,大额优先线下”。

具体来说,就是涉及手机、电脑、相机等容易有价格争议,或大型家电等价值较高的商品,可优先选择到线下渠道进行二手交易,因“面对面交易有助于双方就产品情况、回收定价等达成一致。”除此之外,他认为线下交易能避免快递运输等因素对商品带来的潜在“贬值”影响。

相对地,包括书籍、衣物、化妆品等受价值相对较低、受快递影响较小的商品,可优先以线上方式进行交易,因这种方式“效率高、易操作”。总体而言,赵占领认为两种回收方式很难分出孰优孰劣,“消费者应从实际出发,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回收方式。”

■链接

除了被“压价”,你还要当心这些“陷阱”!

过了“估价”这一关,你在线上二手交易过程中还可能会面临其他挑战。此前,来自广州的刘先生向京东平台提供了一款扫地机器人,在估价环节,双方顺利达成一致,但回收商发放回收款的方式却让他“大呼意外”:原本约定好要将回收款折成300元的京东平台无门槛购物券,到手后却变成了仅限购买特定小家电等的“高门槛”平台券,且仅限“一个月内使用”;亦有消费者在进行线上二手交易时原本选择的是“银行卡到账”,不料最后的收款方式却变成了“平台电子钱包”等,不仅无法取现还要求尽快用完,否则就会“逾期失效”。

记者发现,在天猫、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的二手回收活动页面“评论区”,有不少消费者抱怨其服务存在估价不合理、回收款拖欠、到账方式与所选不符等问题。除此之外,线下二手回收市场也曾遭因“乱开价”、“恶意压价”等原因遭到消费者“吐槽”。

董律师建议,消费者在参与二手回收时,应注意保留好收据,或截图、视频、录音资料,为可能遇到的侵权行为做好一切准备。例如:在快递打包时录制短视频,确保产品在发出时“完好无损”,或在下单时截取与客服的对话页面,防止对方后续就定价等问题“出尔反尔”等。

总而言之一句话,小心驶得万年船!

【记者】许隽

【作者】 许隽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文章来源: https://www.toutiao.com/group/6712283419025342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