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2019年全球海上风电发展大会在广东省阳江市召开,来自全球海上风电领域知名企业的代表和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谋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此次大会选址阳江,与该市海上风电产业已具备较大影响力不无关系。阳江海洋资源丰富,发展海上风电的优势得天独厚。
优势独具
6月末,在阳江高新区广东明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厂房里,记者看到,一个巨型风机叶片横在模具上,几十名工人正在进行叶片主壳体成型施工。
作为国家新能源基地,去年阳江市的发电量占了广东省的11.9%,包含水电、核电、火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阳江是广东的沿海大市,海岸线长约458.6公里,海上风能丰富,具备海上风电开发和发展风电装备制造业的资源条件。
海上风电作为绿色清洁能源,开发前景广阔。阳江是广东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巨大的清洁能源需求,为海上风电开发提供了动力。
根据《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7年~2030年)》,广东选址海上风电场23个,总装机容量6685万千瓦,其中,阳江市总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首期已核准1000万千瓦。这也为海上风电装备研发、安装、维护等产业提供了市场。
在政策扶持方面,阳江不遗余力。为了抢抓海上风电发展机遇,打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阳江出台了一系列风电产业扶持政策。同时,在全省率先规划建设7.4平方公里的广东(阳江)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建设风电装备出运母港,为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依托区位优势和优良发展环境,阳江将海上风电作为主导产业,打造世界级风电产业基地,着力将风电产业打造成为广东沿海经济带的优势产业集群和新增长点。”阳江高新区经济发展局负责人说。
异军突起
经过几年努力,阳江风电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业异军突起。
截至目前,已有“明阳风机叶片”“中水电四局塔筒、塔架”“粤水电塔筒”3个项目落户广东(阳江)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并成功投产。
“明阳智能阳江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15.5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叶片厂去年实现投产,年产量达230套,二期整机装备厂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广东明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艺装备科科长梁利清说,一期叶片厂以生产76.6米大风机叶片为主,采用两次真空灌注成型工艺及航空航天避雷系统,使风电转化效率更高。
在粤水电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厂房外,记者看到了一个个巨型塔筒。高78米的塔筒是海上风机的关键部件。作为首批入驻的海上风电配套设备生产企业,该公司投产了3条生产线,可年产2兆瓦及以下陆上风电塔架、3兆瓦至6兆瓦海上风电塔架、海上风电导管架280套。
“除已投产的3个项目,产业基地还有14个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总投资额达133.16亿元,涵盖风机整机、叶片、电机、塔筒、海底电缆等关键装备部件,初步形成了从风机主机制造到零配件供应的产业链,海上风电产业正走向集群化。”这位负责人说。
在海上风电场建设方面,阳江首期4个浅水区130万千瓦项目在建,占全省在建总装机容量的72%。预计今年年底吊装风机80台,并网发电40万千瓦,明年全部建成投产。据了解,阳江在建的海上风电场均由三峡、中广核、粤电、华电等大型龙头企业进行规模化、连片化、整体化开发。
宏图在前
阳江发展海上风电产业还有更远大的目标。在加快海上风电资源开发、力促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同时,阳江积极吸引和对接国内、国际海上风电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打造面向未来技术的世界一流海上风电研发创新高地、世界级海上风电装备制造生态链、国际一流海上风电运维母港、完善的海上风电产业服务体系。同时,加快建设形成风电装备检测认证与技术创新中心、海上风电研发中心、海上风电运维中心和大数据中心。
“在海上风电母港建设过程中,我们将利用阳江港现有基础条件,围绕海上风电出运、安装和运维,加快引进船舶、吊装、仓储、应急保障等企业,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海上风电母港。”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就在上个月全球海上风电发展大会期间,广东(阳江)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基金、广东(阳江)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应用示范基地、广东(阳江)海上风电技术创新中心、广东(阳江)海上风电产业大数据中心、广东(阳江)海上风电运维中心等7个项目落地,阳江海上风电人才培训基地共建、阳江海上风电运维母港建设、漂浮式海上风电技术合作等6个项目签约。一个集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安装运输、运行维护、测试认证、配套服务、人才培养、金融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国际一流海上风电中心,正在阳江加速形成。
到2020年底,阳江海上风电产业基地将初步建成,形成整机年产能力350套以上,实现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年产值350亿元;到2025年,形成整机年产能力800套以上,年产值720亿元以上;到2030年,建成世界级海上风电产业园,形成整机年产能力1500套以上,年产值1300亿元。
来源:中国海洋报
记者:兰圣伟 秦 昕
编辑:郑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