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品流通市场:高成本,低收益,美国:低成本、高收益

2019-07-08 22:53发布

我国农产品在流通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有完善的物流系统,还需要经过复杂的中间环节,当产品流向消费者那里,所有的流通费用都加在了农产品的价格上,农产品的价格自然居高不下。然而,为了在供过于求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产品的价格又不能太高,可以说是高成本、低收益。而美国的情况则刚好与我国相反,美国农产品流通市场是低成本,高收益。

在美国,农产品流通市场的效率水平远高于我国。从物流成本来看,美国的粮食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10%~20%,蔬菜水果等鲜活产品也只有30%左右。而我国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这一流通过程中,农产品流通成本占到终端销售价格的1/2甚至2/3,其中粮食物流成本在整个成本构成中占40%左右,鲜活产品则占60%以上,是美国的两倍。

从流通损耗来看,美国水果蔬菜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2%,而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存储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则高达25%~30%,比美国高出10倍有余。

从流通效益来看,美国的农产品产值与加工产值之比在1:3以上,而我国只有1:1左右。水果经过采后储藏加工,美国增值比例是1:3.8,而我国仅为1:1.8。我国农产品采摘后的商品化处理仅为1%,保鲜储藏比例不到20%,加工比例不到10%,而美国均在50%以上。以马铃薯为例,美国精深加工后的产品目前已经达到2000多个品种,而我国90%以上的马铃薯仅被用作蔬菜。

因此,我国必须:

(1)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

建立面向全国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抓紧建立并实际应用该系统,确保农产品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的准确性及效率,并以此促进农产品的网上交易、网上结算,使我国逐步向订单农业的方向发展,提高农产品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加强我国现有农业网站功能的整合,建立全国统一联网的农业网站系统,加强各网站之间的互动,同时要加大对农产品信息收集、整理、更新的力度,增强农产品信息的时效性,使广大农民能够及时获取全国各地的农产品物流信息,节约交易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2)提升物流设施水平和技术水平

进一步改善铁路、航空、航海等运输条件,确保农产品能够根据最适宜的路线,选择最适宜的方式,流通到下一个环节;通过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乡村公路、农产品运输设施、产地预冷设施、储藏设施和市场流通冷藏设施等建设,逐步实现农产品物流作业的标准化、机械化和自动化;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技术。通过将农产品进行初加工、精加工及深加工等方式,获得农产品的增值效益,减少流通损耗;积极推行农产品物流标准化,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

(3)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

农产品具有鲜嫩、易腐的自然特点,生产、收购、加工、储运、销售必须紧密连接,才能保持价值和增加附加值,加速流通,扩大销售。同时,产销一体化因共同利益关系更能使生产经营者加强相互依赖合作,有利于以市场为导向,实现生产与流通的良性循环,提高满足社会需要程度。因此,我国要实现产销一体化,要求不断打破地区、部门的分割,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增进流通的活力。

(4)培育多样化的农产品流通模式

可以选择一批商品化程度较高的大宗农产品进入农产品期货市场。随着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和加入WTO后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全面融合,农产品期货品种创新的空间十分巨大。

因此,必须改变目前期货交易品种过少的局面,在规范发展原有交易品种的基础上,适应市场交易主体的交易偏好和需要,适时增加一些规模较大的粮食品种,同时要注重大宗期货品种和适合的小品种开发力度,发挥粮食期货市场的“价格晴雨表”作用,使粮食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相互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和有机统一。

此文由《有农有艺》全球农业研究室编写,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章来源: https://www.toutiao.com/group/668145365831332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