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艺婷 编辑 | 杜博奇
三个月里,蔚来汽车连烧了四把火。
这些火不仅将蔚来置于风口浪尖,也将其背后的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推到了台前。
6月27日,蔚来发布声明,召回4803辆ES8,免费更换改进后的动力电池包。随后,宁德时代也就此事发布声明,表示将配合蔚来。而对于引发自燃的原因,双方却是各执一词。
对很多人来说,“宁德时代”这四个字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在行业内,它是稳稳的龙头。
2011年宁德时代成立,2016年便跻身全球动力电池销量排行榜前三。2017年,它打败了国际巨头松下和国内巨头比亚迪,登上全球动力电池销量排行榜的第一名。
与此相应,它的市值也达到了1543亿,大约是蔚来汽车的十倍,也比比亚迪高了100亿。近日,麻省理工发布《50家最聪明公司》榜单,宁德时代赫然在列。
八年来,宁德时代借着“新能源汽车”的东风一路狂奔,终成“隐形冠军”。
先苹果后宝马,“关键先生”曾毓群
宁德时代的大股东是曾毓群,持股比例为26.04%,他也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兼董事长。
以宁德时代当前市值计算,曾毓群的账面财富为401亿人民币。在2018年福建富豪排行榜上,他仅次于“达利食品”的掌门人许世辉。
曾毓群生于寒门,17岁考取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国企。仅三个月,他便辞职南下,进入东莞新科瓷电厂。自此深耕电池生产技术,并逐渐成为电池界的新星。
陈棠华和梁少康是东莞新科瓷电厂的美籍华人高管,他们一早就注意到了曾毓群。1999年,在手机电池风口来临时,两人劝说曾毓群加入,携手成立名为ATL的新能源科技公司。
随即,曾毓群迎来了第一场战役。
他飞往美国,拿下贝尔实验室的聚合物锂电池专利授权。但测试后发现,这项电池存在鼓包的缺陷。为了不让数百万元打水漂,他带领团队进行研发改良,并获得成功。
这一役为曾毓群奠定了名声,也吸引了苹果公司的关注与合作。不久,ATL便成为iPod的电池供应商。
转眼到了2011年,新能源汽车兴起,一个新的风口到来。曾毓群在老家福建宁德创立“宁德时代”(CATL),切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与生产。
第二年,恰逢宝马在全国寻找合作伙伴。宁德时代的团队来自ATL,拥有丰厚的高端电池生产经验,于是被宝马相中。在敲定合作后,宝马发来一份厚达800页的技术要求,宁德均一一做到。
和ATL时代与苹果的合作一样,宁德时代与宝马的合作,也成了公司实力的重要背书。闸口一旦打开,市场便广袤如海。吉利、上汽、北汽等国内整车企业,奔驰、大众等跨国车企,均成为宁德时代的客户。
名字霸气却不夸张——宁德的确拉开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
上市一年市值翻倍
无疑,宁德时代选对了赛道。在其成立四年后的2015年,新能源汽车迎来了大发展。
2015年,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与工信部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出台,提出“我国汽车产业规模2020年将达3000万辆,新能源车占比2020年要超过7%,达到200多万辆”,而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比要超过20%,达到500万辆”。
与实现远景相配合的具体措施也一应生成——财政补贴、免购置税、无牌照限制等举措,仿佛一枚枚重磅石子溅起水花无数,市场顷刻为之骚动。
那一年,诸如蔚来、小鹏、威马等新势力造车企业也横空出世,纷纷崛起。
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7.5万辆。至2018年,这个数字一跃为 125.62万辆,翻了16倍。
借着这股东风,宁德时代张开翅膀飞上了天。
2015年至2017年,其动力电池系统销量分别为2.19GWh、6.80GWh和11.84GWh。三年下来,净利润分别达到了9.31亿元、30.22亿元、39.72亿元,呈倍数增长。
优秀的业绩支撑起了众人对这家公司未来的无限想象力。
2018年,宁德时代仅用20天就过会,于6月11日在深交所敲钟上市。开盘迎涨停,当日市值800亿元。
截至今日发稿前,宁德时代股价为70.32元,总市值达1543.54亿元。
这家只生产电池的企业,市值已相当于其电池采购客户蔚来、一汽、北汽、金龙、长安等多家整车制造企业的市值之和,成为“新能源浪潮”下不折不扣的“隐形冠军”。
2364项专利,拉开与第二的距离
风口来的时候,猪都能飞起来,但能不能成为飞得最高的那一个,凭的一定不只是运气。
尤其是近日,宁德时代还被评为全球50家最聪明的企业之一。
在榜单评语中,麻省理工称宁德时代“攻克高镍三元材料及硅碳负极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率先开发出能量密度达 304Wh/kg的电池样品”。而在中国规划中,至2020 年时,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才需要达到 300Wh/kg。
显然,宁德时代又一次领先了时代。
这一切与研发投入密切相关。
兴许自身是技术人员出身的缘故,曾毓群极其重视研发。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至2017年,宁德时代研发费用总计29.65亿元。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宁德时代拥有研发技术人员3425 名,占员工总数比例为23.28%;拥有已授权的境内外专利共 924 项,正在申请的专利1440项,总计2364项。
至2018年,研发费用增至19亿元,为历年之最。
这一年,宁德时代的营收达到296.1亿元,电池市场份额超50%,远高于第二名比亚迪。
后者的电池曾主要用于自家车辆,但面对新能源汽车的蓝海,于2018年进行电池业务分拆,意欲在比亚迪里造出一个“宁德”。但眼下看来,以宁德时代的技术投入与经营模式,比亚迪想要重夺魁首并不容易。
宁德还能飞多远?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宁德都似乎处于大好阶段。但那盏危险的信号灯,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频次闪烁。
2019年4月,宁德时代交出了上市后的首份全年成绩单。财报显示,其在2018年的净利润为35.79亿元,同比下降7.71%;公司毛利率为32.8%,同比下降3.5%。
增收不增利的原因在于材料成本高企,但更在于,行业的风变小了。
新能源汽车补贴已经大幅退坡,合作的整车厂商压缩成本,自然也会加大对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的压价。
而从长远来看,对宁德时代来说,2018年的光景甚至都还称不上“坏”。毕竟,中国这片巨大的市场还属于自己。
但工信部一纸公告,却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苦战。
6月24日,工信部发布公告称,决定自2019年6月21日起废止《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批符合规范条件企业目录同时废止。
这意味着,中国电动车市场的动力蓄电池“白名单”正式取消,国际电池巨头将不再被阻拦于国门之外。
松下、LG化学和三星SDI将卯足劲儿开拓中国市场。劲敌来临,一番厮杀在所难免。
不久前,宁德高层还在一合作项目发布会上坦言,最大的苦恼是需求太多,公司的供给跟不上。恐怕现在,他已经改变了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