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三言财经 作者|嘴遁
6月24日,有消息称生鲜电商平台“叮咚买菜”联合创始人兼总裁黄成军离职。
当日,叮咚买菜方面曾向媒体回应称,目前黄成军工作状态是“暂时休假”。
又有消息称,“叮咚买菜”除高管离职外,还存在大量裁员、拓展缓慢、资金链断裂等问题。
对此,三言财经向叮咚买菜方面进行了求证。
传总裁与培训负责人离职、大量裁员
有消息称,除黄成军外,叮咚买菜一培训负责人也已离职。对此,叮咚买菜CEO梁昌霖今日向三言财经回复称,培训负责人因个人事务要休假一段时间。
除高管离职传言外,三言财经近日注意到,在脉脉上有人爆料称,自己是叮咚买菜业务拓展团队前员工,近两月拓展停止,该团队大规模裁员,员工只能选择转岗或离开。
对此,三言财经亦向叮咚买菜CEO梁昌霖求证。梁回复称,并没有发生大量裁员的情况,有员工被辞退是正常的,具体裁员情况是杭州的选址专员有2人被劝退。
在帖子的底部,也有叮咚买菜员工表示,叮咚买菜寻址团队人数并不多,6月份有2人离职,裁员为不实信息。公司确实对一些人员进行过调岗,但遭到拒绝。
而对于城市拓展受阻的问题,梁昌霖则向三言财经表示,叮咚买菜在绍兴只开了1个前置仓,是在与杭州交界处。该决策是为了把有限的精力花在更重要的战略位置上。
天眼查显示,叮咚买菜从成立至今,在1年左右的时间里融资多达7次,而最近的一次就在3月20日,距今仅3个月。
融资3个月后就再次面临资金紧张问题?
对此,梁昌霖回应称,叮咚买菜的资金非常充分。
“但不是钱能解决所有问题,供应链系统建设、组织人才建设、数据和算法能力 更加重要。也是从长远看,真正的竞争力。”他补充道。
趁风口冲入战场 与巨头相争
迅速布局345个前置仓 离盈利还很远
近年来,生鲜市场成为新的风口似乎已是行业共识,数十家生鲜电商在这几年间一个接一个地成立,而每日优鲜、天猫生鲜、盒马鲜生、京东到家、7Fresh、美团买菜等背后更是站着腾讯、阿里、京东、美团等互联网巨头。
而于2017年5月转型“家庭买菜”业务的叮咚买菜,算是迎着风口杀入了一片“红海”。
根据其官网显示,2019年3月,叮咚买菜日单量突破20万,被上海商务委评为年度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截至2019年5月,叮咚买菜已布局345个线下服务站,发展可谓十分迅速。
但在依靠巨头的竞争对手们面前,这些似乎又显得不足为虑。
据三言财经获得的数据,背靠腾讯的每日优鲜已在全国建立1500余个前置仓,而背靠阿里的盒马鲜生也已在在全国开设了150家门店,并且也都还在增长中。
同时,根据Trustdata发布的2019年1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分析报告,每日优鲜和盒马鲜生分别以680万、402万的MAU牢牢占据着生鲜电商领域的头部。叮咚买菜则以81万位居第三名,与前两名有着数量级上的差异。
同时,盒马鲜生和每日优鲜还瓜分了生鲜电商市场近八成的新增用户,这对包括叮咚买菜在内的其它玩家的后续发展可谓是十分不利。
此外,叮咚买菜目前似乎仍面临无法盈利的问题。
根据“生鲜研究社”依据市场公开数据和叮咚买菜此前公布的数据估算,以最宽松的条件、在不计算任何补贴、每个仓3000单(是平均水平的4倍)的运营水平上,叮咚买菜的毛利仍远不足以覆盖运营费用。
如果按照叮咚买菜曾在其官网公布的每天在上海15万单的数据计算,一年下来光上海一座城市就需要投入数亿的优惠券补贴。加上免运费带来的高额运费,补贴还会更高。
有业内人士向三言财经透露,前置仓模式对客单价的要求很高,根据今年的数据,客单价不超过60元就难以盈利。而据观察者网报道,叮咚买菜的平均客单价为50元左右。
与巨头相争 用资本支撑 能否持续?
众所周知,互联网行业的竞争一直有着“胜者通吃”的规律:头部企业通常会拿掉市场份额的绝大多数甚至全部,从而降低成本,进入良性循环,而非头部企业则会因成本问题越来越难以与头部企业抗衡,进入恶性循环,最终死掉。
而生鲜市场显然也具备上述特征。
事实上,由于生鲜品类本身的低毛利特性,只卖生鲜根本无法盈利。因此这些生鲜即时配送平台们都会通过提供水产等高毛利产品,以生鲜导流,以水产等实现真正的盈利。
但也正是由于这个盈利结构,使得创业公司在与巨头竞争中面临窘境。
具体而言,目前以盒马鲜生、每日优鲜为头部的生鲜企业,在大量资本的加持下已建立起全国性的供应链和大批量、大规模的直接采购体系,能够最大程度上地降低成本。
而叮咚买菜目前主要还在以上海为中心,向临近的浙江等区域扩展,其供应链和采购体系的规模仍是区域化的,无法与盒马鲜生、每日优鲜等巨头相比。
因此,如果叮咚买菜的目标仅仅是在一定区域内实现盈利,似乎还相对容易。要想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则目前还面临成本控制、搭建全国供应链等诸多难题。
事实上,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下,叮咚买菜能够找到“0起送费0配送费”的方式迅速切入市场,并拿下MAU第三名的成绩,已属不易,可算得上一匹黑马。
但这种“强用户体验”的模式却也是有代价的,它需要平台自己对起送费和配送费进行补贴,而这必然会拉高平台的运营成本,最终还是会影响盈利能力。
更为严峻的是,目前盒马鲜生也已推出了0门槛起送,不论这是不是为了针对叮咚买菜,但事实上叮咚买菜的用户体验与盒马鲜生相比已无优势。二者谁能长期保持补贴,就要看背后的资本支撑了。
然而在与巨头的竞争中,不论是成本控制能力还是占领市场的速度,创业公司显然都处于劣势。从目前的MAU数据来看,叮咚买菜想要超过前面的两大巨头,似乎很困难。
从融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叮咚买菜已经获得了高榕资本、今日资本、红杉资本等著名VC机构的多轮投资,估值超百亿。
但其目前还在投入阶段,将来的客单价和单仓客户量能否最终覆盖成本实现盈利,其在江浙沪地区的扩展能否成功,都还有待观察。
但如果一直无法盈利,持续烧钱,投资者们是否会帮其“续命”,实在很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