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将至,58需要做好储备,准备过冬,只有经历周期波动的企业,才能是伟大的企业”2018年10月31日,姚劲波在58上市5周年之际,发布了一封告全体员工的内部信件。信中回顾了58的成就,也指出了58前进的方向,但是最主要的一点提示,就是姚劲波已经认为,目前趋冷的经济形势可能要持续几年,并会对很多行业造成深远的影响,所以目前关键的事情就是要储备好资源,准备过冬。
在姚劲波发表这番观点之前的一年,其实各行业已经开始感觉到寒风的冷冽,但是姚劲波的这封内部信,还是打消了很多人的侥幸心理。中国经济发展遇到的挑战不是短时间能够克服,行业与企业所经历的阵痛自然也不能奢望立即得到解决。以此为指导思想的58集团,已经开始准备换装过冬了。
初次知道58同城,是在2010年左右,当时在网络上找房子租赁,见到58同城网站第一感觉特别low,完完全全的小杂货铺一样的东西。找房的过程中,发现58同城的每个房子的内容页的最后一句都写着“您可以这样跟业主电话。。。。您好,我在58上看到。。。。”,然后小编电话业主的时候就下意识的按照这个开端语沟通了。事后,小编一琢磨,立即就发现了58的这个小花招对自身推广的用处。当时58网站很多信息也属于网络软件抓取来的,不见得那些租房信息页面上的业主本人就知道58这个网站,但是求租者一打电话,不管交易能不能推进下去,反正是业主知道了客户是从哪里来的。这样一个诱导似的电话开头语,飞速的把58的知名度在业主的群体中推广开来。更多的租房业主主动在58同城上面发布租赁资源,网上的货物多了,有需求的客户自然也就更加的聚焦过来,然后雪球越滚越大。从这个小手段,就可见58当时的营销有多么细致。所以58后来能够独霸整个本地分类信息平台行业,早期的各种大大小小的推广手段也都是打下坚实基础的。 看58创始人姚劲波的创业履历,第一印象就是一帆风顺,基本没有特别大的挫折。不像某些创业人物的经历,中间几起几落,峰峦叠嶂,搞得跟传奇小说一样吸引人。如果只是单纯作为一个看客,自然喜欢情节曲折,波澜不断,看主人公如何披荆斩棘,通向胜利。但如果作为创业者的一员,能够自己选择一种创业模板来走的话,估计不少人都会首选姚劲波这个模板吧。
姚劲波99年毕业之后,第一份工作是在中国银行山东分行技术部门工作,很快就辞职创办了用于域名交易的网站易域网(目前仍在运营),大半年时间后,就将易域网卖给了中国万网,赚取了第一桶金,并在万网任职,一路从产品部经理干到了营销副总裁。所以姚劲波真正意义的第一份积累各种经验的工作,是在万网任职的这四年多时间。
中国万网也是人才辈出的地方,姚劲波在万网期间,与同事李如彬,金鑫在2001年开始共同在网路上搞创业,当时涉及交友,兼职,家教三个方向,后来只有家教这一块发展起来了。三人凑了10万本金,设立了学大教育科技公司。初期基本就是一个家教的网络中介机构,后期转型涉及到线下的教学辅导业务。也就是由于转型线下教育的分歧,姚劲波明确表示不参与学大教育的管理,并于2005年,创办了继续深耕网络业务的58同城。但是学大教育后期正常发展,并于2010年赴美国上市。也就是说,58同城仍在经营的期间,姚劲波已经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东了。
姚劲波在万网任职期间,不断考虑如何进行互联网的创业,当时将美国排行前100名的网站挨个研究,希望找到一种已经在外国被验证,且中国有空缺的网络类型。在2003年发现了Craigslist网站(美国早期的分类信息网站),当时在中国是一片空白。姚劲波还注册成Craigslist付费用户,亲身体验发布信息的流程。在揣摩研究并犹豫2年之后,姚劲波发现不能够再等待了,因为当时网络上已经出现了本土的分类信息网站平台。
2005年,姚劲波从万网辞职,组建团队,开始建设58同城。仅仅一个月后,58同城就正式上线了。就在58同城筹备阶段,就已经有软银赛富拿着500万美元找上门来,这在当时同类网站中也是很震撼的一笔融资。开局顺顺利利的姚劲波,用了三年时间运营58同城,直到2008年才发现单纯的模仿Craigslist网站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但是当初的融资已经花的差不多了,不巧又遇到08年世界金融危机。
这次姚劲波算是真正的第一次为钱着急,当时58管理层已经拖欠工资6个月,员工工资也发不出来了。姚劲波找了几十个投资人,但是都不了了之。最后关头,又是软银赛富,追加了4000万人民币的投资,彻底缓解了58的局面。同时也要感谢08年的金融危机,因为这场危机,让市场几千家的分类信息网站都消失在网络之上,整个市场只剩下三家同类型公司,行业巨头正在悄然形成。
然后接下来就是58同城一系列“不差钱”的表演,2010年DMC投资1500万美元,当年年底华平投资注入6000万美元,一年后2011年12月华平投资再次注入5500万美元。然后在2013年58同城赴美国IPO,上市当天收盘市值19亿美元。
上市当年的58同城,已经在流量,营收各个领域超越了行业内最大的竞争对手赶集网。姚劲波已经感觉到58胜利在望,终于不用再无节制的烧钱打广告站了。姚将当时的重心放到了怎么提高盈利,毕竟上市之后需要有个好看的财务报表。但是市场就是这么无常,看起来被压制的没有还手之力的赶集,这个看起来好像再拖个一两年可能就自行萎缩垮台的最大竞争对手,居然咸鱼翻身了。赶集创始人杨浩涌,在集团各种经营数据被58远远超过的沉重压力之下,于2013年挖来阿里的事业群渠道部总经理陈国环,大刀阔斧的进行了营销建设,又陆续挖来很多前阿里集团的中坚力量,赶集的流量,客户体验,营收开始直线提升。2014年赶集营收实现200%增长,集团上下气势如虹,并在当时坚定了要干掉58,夺取市场第一的目标。竞争对手赶集的大步追赶,逼迫姚劲波不得不放弃了提高企业盈利的打算,58同城不得不再次投入巨资来应对赶集的广告攻势。据内部人士透露,2014年全年,58与赶集各投入7亿多人民币展开广告大战,合计投入将近15亿,已经赶得上当年京东的广告额度。
姚劲波仔细分析过赶集,认为目前按照赶集的市占率,以及分类信息行业始终有需求的特性来看,可能赶集很难被彻底击败赶出市场。而不断缠绕着跟赶集的斗争,让58完全捆住了手脚,已有市场优势很难转化成更高的盈利,而且无法发力全局的系统布局。进入2015年,58与赶集谁也没有把谁击垮,反而喂饱了不少广告商。随着O2O企业入局,在不断抢夺本地垂直细分的市场,这让姚劲波与杨浩涌都感觉到了危机。姚劲波不断约谈杨浩涌,希望商谈合并事宜。但是被58压制太久的杨浩涌当时心里正憋着一口气要争第一,彼时赶集在流量与营收已经接近58同城,杨浩涌甚至定好了2016年年底超越58同城的时间表。但是最终事情并未如杨浩涌所希望的那样发展。
2015年初,58同城的姚劲波与赶集的杨浩涌彻夜面谈之后,终于达成一致,双方按照5:5比例,正式合并。此次合并,各自的投资方出力不少,据说当时杨浩涌想要继续放手一搏,但是在投资人的劝说以及自身担心“赢得现在失去未来”的顾虑之下,最终同意了合并。查看2014年的融资,赶集融到了2亿美元,而58同城融到了腾讯产业基金的8.5亿美元,最后合并事宜也是获得腾讯的全力支持。就这双方的储备资金来看,不差钱的58确实比起赶集要有优势,双方要是真的不管不顾的比烧钱的话,58肯定不怕赶集,但是最终可能确实是两败俱伤的结局。从这一点看,姚劲波求双赢的坚持也是非常正确,最终也奇迹般的达成了目标。合并几个月后,杨浩涌从58赶集集团联席CEO的位置退下来,带领一个团队就职瓜子二手车的CEO,主抓瓜子二手车业务,58的姚劲波还是笑到了最后,毕竟虽然是5:5合并,但是最终整个集团还是由姚劲波来掌舵前行。
合并之后的58赶集集团,自然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时值2016年O2O业务的风口,58赶集集团重注投资了这个跟自身平台非常契合的本地生活服务业务体系,最后甚至分拆出来了潜力巨大的“58到家”品牌独立运营。到现在,当初的O2O风口的公司基本消失无踪,但是58到家不但活了下来,而且发展非常喜人,已经成为了58赶集集团的主营板块。涉及家政保洁,维修等等一系列本地生活服务的58到家平台潜力惊人,真正的把58这个分类信息平台的优势发挥到了最大,这一块很有可能成为一个超大体量的巨无霸板块。姚劲波把58赶集集团划分了房产,招聘,汽车,本地生活服务四个体系,其中房产,招聘板块虽然收入目前最大,但是最有潜力的反而是本地生活服务板块。这可能以后就是58赶集集团体量跨到新的台阶的主要根基了。
进入2017年之后,整个58集团与姚劲波表现的更有侵略性。一方面借着实质垄断本地分类信息平台行业的事实,不断提高付费用户的端口费用,来完成对已占领领域的营业利润的提升。这一点上垄断企业确实赚钱,也证明当初的合并没有问题,利用会员用户的囚徒困境,不断收割更高的利润。另一方面,面对新的竞争者,积极主动出击,很是咄咄逼人。最有代表性的就是58的姚劲波在房产板块跟链家左晖的死磕了。链家开发了贝壳网,进军房产网络平台板块,而房产板块在目前58营收中占了40%,姚劲波自然对此警惕异常。贝壳上线期间,姚劲波上下奔走,联系我爱我家,中原地产,麦田,万科二手租售中心等一批链家的竞争对手,在北京会盟讨伐链家。虽然小编对此完全嗤之以鼻,觉得不会有任何实质用处,但是也看到了58目前表现出来的攻击性。
除了轰轰烈烈的房产互撕之外,58在本地服务板块面对美团的直接挑战。在汽车板块里面,优信二手车,汽车之家,甚至天猫的汽车新零售,都是58要面对的硬骨头。而招聘方面58目前始终处于中低端的市场,竞争对手也是多不胜数。在众多竞争板块中,小编始终认为58平台外加立足于本地的生活服务才是58赶集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个板块强大了,58才能真正屹立不倒。
58屡禁不止的虚假信息目前是整个平台最让使用者诟病的地方。不少使用58的人,都因为58层出不穷的假招聘还有黑中介被骗被坑,其中就有不少刚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这一点实在跟姚劲波进入行业的初衷大相径庭。相对于巨资的广告动作来说,对虚假信息的监管却非常乏力,58需要更多的承担自身的企业责任与社会责任,否则怎么可能按照姚劲波所说的那样,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呢?
两个方向让58的体量在迅速扩大,一个方向是58同城往城乡的下探,58同镇的推广,可以让58的体系覆盖更加广阔的市场。另一个方向是时代经济发展的趋势,由发达国家的经济构成可以明显发现,服务业的比重在不断上升,以至于成为国家最重要的产业组成部分。而不少服务行业天然契合58的分类信息平台,契合58依托本地服务形成的一个又一个的服务细分市场。姚劲波在5周年的内部信中说,58要依托互联网与大数据AI,在经济寒冬中更好的深入行业,深入服务客户。真心希望58是深入服务,而不是在寒流中深入的剪羊毛。但是不管怎样,客观事实是,在58自身的积极布局,以及经济发展趋势的推动下,可能,不管你喜不喜欢58这个平台,都无法阻止她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你的生活之中。